前言:
基于完備的玉米產業鏈與規模經濟優勢,我國在玉米淀粉生產領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現階段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產國。玉米淀粉作為“工業黃金”,應用已從食品添加劑逐步拓展至醫藥、紡織、造紙、新能源等戰略領域。隨著下游市場穩定發展,2018年以來,我國玉米淀粉消費量已維持在 2700 萬噸左右。從供需兩端看,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我國玉米淀粉行業開工率從2016年的62%提升至2023年的78%。但產能擴張速度仍快于需求,導致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玉米淀粉產能高度集中。
一、經過長時間的快速增長,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玉米淀粉生產國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玉米淀粉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5-2032)》顯示,玉米淀粉是將玉米籽粒精細研磨與分離,得以去除胚芽、纖維和蛋白質等副成分,從而提煉出純凈的淀粉。
基于完備的玉米產業鏈與規模經濟優勢,我國在玉米淀粉生產領域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華北平原已形成以山東、吉林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其中山東諸城作為全國最大玉米深加工基地,年產能突破800萬噸,相當于整個歐盟的總和。這種地理集聚效應催生出顯著的協同效應,助力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玉米淀粉生產國。
自1996年至今,我國玉米淀粉產量經歷了顯著的攀升,從264萬噸增長至2014年的2006萬噸,整體呈現出一種持續且快速的增長態勢。截至2023年,我國玉米淀粉產量達到3285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比重達41.7%,較2013年提升12.3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二、近年來我國玉米淀粉消費量保持穩定,淀粉糖為第一大下游市場
玉米淀粉作為“工業黃金”,應用已從食品添加劑逐步拓展至醫藥、紡織、造紙、新能源等戰略領域。隨著下游市場穩定發展,2018 年以來,我國玉米淀粉消費量已維持在 2700 萬噸左右。從下游市場結構看,2020年,淀粉糖為我國玉米淀粉第一大需求市場,占比達50%;其次是造紙和食品,分別占比12%、10%;此外,醫藥、啤酒、變性淀粉、化工領域對玉米淀粉的需求分別占比8%、6%、6%、5%。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三、我國玉米淀粉行業產能擴張速度快于需求,市場價格波動
從供需兩端看,在供給側改革推動下,我國玉米淀粉行業開工率從2016年的62%提升至2023年的78%。但產能擴張速度仍快于需求,導致市場價格波動。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四、國家政策推動,我國玉米淀粉產能集中
近年來,國家針對玉米深加工行業,出臺了大量的指導性政策,如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限制外資占比、鼓勵糖醇發展、促進玉米消費、加強環保監管等,有力推動了玉米淀粉產能的集中。2022 年,我國玉米淀粉產量為 3781 萬噸,其中年產 10 萬噸以上玉米淀粉企業共計 39 家,產量合計達到 3745 萬噸,約占全國玉米淀粉總產量的 99%。
我國玉米淀粉行業相關政策
時間 | 政策 | 發布部門 | 主要內容 |
2020.09 | 《淀粉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 |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 | 引導淀粉工業企業進一步提升工藝技術和污染防治水平,推動整體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促進淀粉工業可持續發展。 |
2021.02 | 《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堅持并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
2022.02 | 《“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 | 國務院 | 穩定種糧農民補貼,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等谷物種植。 |
2023.01 | 《關于推動內蒙古高質量發展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的意見》 | 國務院 | 實施優勢特色品種培育和動植物保護工程,支持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試點,建設大豆、玉米、馬鈴薯制種大縣,打造國家重要“糧倉”。 |
2023.02 | 《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實施玉米單產提升工程。逐步擴大稻谷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扎實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支持東北、黃淮海地區開展糧豆輪作。 |
2023.03 | 《關于公開征求《淀粉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意見的函》 |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 | 為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推動淀粉工業污染防治技術進步,中國淀粉工業協會聯合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資源環境研究所共同組織編制了《淀粉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團體標準,現公開征求意見。 |
2023.03 | 關于公開征求《淀粉散粉綠色智能物流配送技術規范》意見 |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 | 為進一步優化淀粉行業散粉綠色智能物流配送技術,規范和引導企業實施綠色智能物流,中國淀粉工業協會組織編制了《淀粉散粉綠色智能物流配送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現公開征求意見。 |
2023.08 | 《中國淀粉工業碳達峰實施方案》 | 中國淀粉工業協會 | 提出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碳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努力實現方案目標,推動淀粉工業健康、有序、高質量發展。 |
2024.01 | 《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 | 中共中央國務院 | 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繼續實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稻谷補貼政策。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鼓勵地方探索建立與農資價格上漲幅度掛鉤的動態補貼辦法。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zlj)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