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國高壓快充行業企業端分析:車企、電池廠商加速布局 高倍率電池快充技術突破

1、高壓快充主流盈利模式有三種,并且有望解決新能源汽車補能焦慮

高壓快充即為快速充電,衡量單位可用充電倍率(C)表示。充電倍率越大,充電時間越短。依據公式,電池充電的倍率(C)=充電電流(mA)/電池額定容量(mAh)。例如,電池容量為4000mAh,充電電流達到了8000mAh,則充電倍率為8000/4000=2C。按經營主體劃分,高壓快充主流的盈利模式包括充電運營商主導、車企主導以及第三方充電服務平臺主導三種模式。盈利來源方面,主要有財政補貼、電費差價、廣告投放、車位經營、維修保養、配套娛樂等。

高壓快充商業模式

<strong>高壓快</strong><strong>充商業</strong><strong>模式</strong>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高壓快充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5-2032)》顯示,目前,里程焦慮、充電時長是困擾電動汽車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因素,根據中汽中心用戶調查顯示,充電難問題成為影響用戶購買電動汽車的首要顧慮因素。而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縮短充電時間是解決電動車里程焦慮的兩大關鍵途徑,大功率充電有效解決新能源汽車存在的續航、充電焦慮,主要路徑有高電流快充、高電壓快充。

2、保時捷、奧迪、比亞迪、小鵬等國內外頭部車企加快推出高壓快充車型

高壓架構帶來的充電快、效率高的優勢能夠提高車企產品競爭力,成為車型新賣點。自2019年保時捷推出全球首款搭載800V高壓平臺車型Taycan后,國內外主流車企已相繼推出或即將推出高壓快充車型。海外方面,保時捷、奧迪、奔馳、寶馬、大眾、現代等車企已經推出,通用、福特等車企計劃將于未來2年推出。

海外頭部車企布局高壓快充車型情況

車企

高壓快充車型布局

保時捷

2019年量產全球首款800V車型Taycan,支持270kW快充,22.5min完成5%-80%SOC。2024年推出純電Macan,全系標配800V高壓平臺,21min完成10%-80%SOC。

奧迪

2021年推出PPE平臺,2025年推出A6Le-tron,搭載800V高壓系統,支持270kW快充,20min完成10%-80%SOC。

奔馳

2024年推出MMA平臺,計劃發布4款基于該平臺的車型,2025年推出首款搭載800V高壓平臺車型純電CLA,支持250kW快充,15min增加續航400公里。

寶馬

2025年推出首款搭載800V高壓平臺車型純電iX3,計劃2026年推出全新一代電動3系。

大眾

2025年推出首款800V高壓平臺車型ID.EVO,10min增加續航400公里。

現代

2020年推出E-GMP平臺,2024年推出支持800V高壓充電車型Ioniq5。

通用

計劃2025年后推出基于Ultium平臺的800V高壓平臺車型,支持350kW快充。

福特

正在研發800V高壓架構,預計2026年應用于高端電動車型。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在中國市場,比亞迪、小鵬、廣汽埃安等車企已經對高壓快充技術進行投入研發,并且在快充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而極狐、阿維塔、極氪、智界、智己等新能源品牌通過多家企業合作和資源整合,來提升其在高壓快充領域的競爭力。

我國主流車企布局高壓快充車型情況

車企

高壓快充車型布局

比亞迪

2021年推出800V高壓電驅系統,5min續航150km。2025年發布支持1000V高壓的“超級e平臺3.0”和兆瓦閃充電池,支持5C以上快充,10分鐘實現電池包電量充滿。

小鵬

2022年基于800VSiC高壓電驅平臺的量產車型G9上市,5min增加續航200km。

廣汽埃安

2021年發布6C超快充技術,最大電壓800V,最大電流600A,最高功率達480kW,5min增加續航200km,8min完成0%-80%SOC,5min完成30%-80%SOC。

北汽極狐

2022年極狐αSHI版為國內首個搭載800V高壓平臺的量產車,峰值功率187kW,10min增加續航200km,15min完成30%-80%SOC。

長安阿維塔

2022年推出800V量產車型阿維塔11,搭載800V高壓電驅平臺,最大充電功率240kW,10min增加續航200km,15min完成30%-80%SOC。

吉利極氪

2022年發布600kW超充技術,2023款極氪001搭載800V高壓平臺,采用極氪600kW液冷極充樁,5min增加續航300km。

奇瑞智界

搭載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技術,支持高壓快充,15min增加續航400km。

上汽智己

2025年推出智己L6全系標配800V高壓架構,支持超快充技術,峰值充電功率達400kW,10min增加續航400公里。

理想

2024年首款純電車型MEGA采用800V高壓架構,10min增加續航400km。2025年計劃推出5款高壓純電車型。

蔚來

2025年上市搭載自研全域900V高壓架構車型ET9,峰值充電功率600kW,5min增加續航255km。

零跑

2025年推出800V高壓快充車型零跑C16,支持180kW充電功率,16min完成30%-80%SOC。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3、大功率快充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速

而完善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是快充技術真正普及的關鍵一環。為了配套800V高壓平臺車型規?;慨a,新能源頭部車企、電池龍頭企業和充電運營商等均在積極推進大功率直流充電樁網絡建設。其中,華為、寧德時代、比亞迪、極氪等企業相繼推出兆瓦級超充技術,加速建設超快充網絡。例如,2025年3月,比亞迪推出超級e平臺3.0,發布兆瓦閃充技術,最大充電功率1MW、支持10C充電倍率;2025年4月,華為發布超充聯盟2.0,發布全液冷兆瓦級超充解決方案,峰值功率達1.5兆瓦,最大充電電流2400A,可實現15分鐘為300度電池包完成滿電循環,補能效率較傳統快充樁提升近4倍。

大功率快充樁及快充網絡布局情況

車企/運營商

大功率快充樁及快充網絡布局

華為

2024年完成8828個液冷超充樁。截至20254月,已在全國31個省、200多個城市、130多個縣、50條高速部署高質量超快充網絡,并打造318川藏超充綠廊等重點線路。

寧德時代

依托神行超充電池技術基礎,攜手華為、星星充電、蜀道新能源、云快充等企業共同構建神行超充網絡。

比亞迪

20253月推出兆瓦閃充技術,最高電壓1000V、最大電流1000A、最大充電功率1MW、最高充電倍率10C。在充電網絡布局上,推出全液冷兆瓦閃充終端系統,計劃建設超4000座兆瓦閃充站。

極氪

20254月全球首發V4極充兆瓦樁,單槍峰值功率1.3兆瓦,單槍峰值電流1300A。目前自建充電站超1500座,其中800V極充站近千座。

廣汽埃安

20223月在廣州建成全球首個480kW大功率智能超充站,計劃到2025年建成超2000座超充站。

小鵬

與大眾合作打造超快充網絡,規劃覆蓋420座城市、超2萬個快充終端,計劃2025年底建成3000座超充站。

蔚來

202212月發布500kW超快充樁。2024年部署640kW全液冷超快充樁。

理想

2023年推出400kW超級快充和高壓平臺技術,2024年建成1727座超充站,計劃2025年建成超過3000座超充站。

特斯拉

2023年推出第四代超級快充,峰值充電功率350kW。截至202410月,在中國大陸的超充站2000多座,超充樁數量11622根。

特來電

已構建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全場景的兆瓦級充電網絡,最大充電功率可達1600kW。計劃2025年前建設1000座超充站。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4、高倍率電池快充技術持續獲得突破

此外,動力電池也是電動汽車高壓平臺架構中的關鍵,高倍率電池快充技術是主要突破口,這也將成為動力電池企業核心競爭力。目前,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加碼超快充技術,已經推出快充電池解決方案。例如,2025年3月,比亞迪發布兆瓦閃充電池,支持10C快充,充電功率突破兆瓦級,充電5分鐘增加400公里續航;2025年4月,寧德時代發布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支持12C快充,峰值充電功率1.3兆瓦,充電5分鐘增加520公里續航。

電池企業快充技術布局情況

電池企業

電池快充技術布局

寧德時代

20238月發布全球首款4C磷酸鐵鋰快充電池,充電10min續航400km;20244月推出5C版本神行PLUS電池,充電5min續航256km;20254月推出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支持12C充電,峰值充電功率1.3兆瓦,充電5min續航520km。此外,20243月發布麒麟電池,支持5C快充。202410月發布驍遙增混電池,支持4C快充。

比亞迪

20253月發布兆瓦閃充技術,采用全域1000V高壓架構,最高充電電壓1000V,最大充電電流1000A,最高充電倍率10C,最大充電功率1MW,充電5min續航400km。

億緯鋰能

2023年發布大圓柱電池π系統,采用全極耳+鎳硅碳負極,搭配π型冷卻技術;20246月發布Omnicell全能電池,支持6C快充,充電5min續航300km。面向商用車推出支持3C充電的開源電池。

國軒高科

20245月發布G刻電池,支持5C快充,充電10min補能80%,充電15min補能90%,覆蓋磷酸鐵鋰、磷酸錳鐵鋰和三元體系,適配高端純電車型。

中創新航

20244月推出頂流5C快充LFP電池,5min續航300km,12min完成10%-80%SOC;8月推出頂流超充-超級增程電池,為行業首款5C超充增程電池。

欣旺達

2023年發布4C閃充電池,2024年發布閃充電池3.0,支持6C快充,10min續航500km,適配高端純電車型。

蜂巢能源

2022年發布龍鱗甲電池,支持6C快充;2024年推出短刀快充電芯+熱復合飛疊技術,支持4C-6C快充。2025年推出800V混動三元龍鱗甲電池,支持4C快充。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我國火電行業處于業績修復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從“電量主力”轉型為“調節資源”

我國火電行業處于業績修復期 角色定位正逐步從“電量主力”轉型為“調節資源”

自2023年以來,受益煤炭價格下行及用電旺季催化,我國火電行業進入了業績修復與戰略轉型的機遇期。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火電行業歸母凈利潤達656億元,同比增長31%;2025年一季度,我國火電行業歸母凈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8%。

2025年07月19日
政策支持及用電需求增長 電網投資維持高位拉動智能配電網行業穩步發展

政策支持及用電需求增長 電網投資維持高位拉動智能配電網行業穩步發展

智能配網是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電力網絡屬于配電網絡(部分區域有20kV),配電網是整個電力系統與分散的用戶直接相連的部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充分支持、用電需求持續增長、智能電網建設推進等趨勢推動下,國內電網投資維持高位和穩步發展,拉動配電網市場需求。

2025年06月26日
重資產包袱或將弱化 我國換電站行業保有量過千座 2026年蔚來或實現盈虧平衡

重資產包袱或將弱化 我國換電站行業保有量過千座 2026年蔚來或實現盈虧平衡

在“兩新”政策持續發揮作用、新能源免購置稅政策延續等因素影響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為換電站行業帶來強勁動力。然而,換電模式的本質屬于重資產,主要體現效率和成本。不過,近幾年來,國內車企通過各種方法提升用戶提升充電頻次和打通產業鏈等方式,以求其換電站達到盈利點。長遠來看,規模的擴大可以弱化換電站重資產的包袱,

2025年06月17日
全球AIDC建設提速 數據中心HVDC行業將不斷滲透 頭部企業差異化布局 寡頭壟斷格局凸顯

全球AIDC建設提速 數據中心HVDC行業將不斷滲透 頭部企業差異化布局 寡頭壟斷格局凸顯

伴隨著國內外互聯網巨頭及云廠加大資本開支投入,AIDC(AI數據中心)建設提速,根據預測,2023-2027年全球AI算力中心裝機容量將由2GW增長至21GW。這種爆發式增長給數據中心的供電系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需求,而HVDC完美適配AIDC需求,滲透率將不斷提升。

2025年06月10日
技術突破、投資額增多 我國核電行業建設進入高峰期 市場寡頭壟斷格局突出

技術突破、投資額增多 我國核電行業建設進入高峰期 市場寡頭壟斷格局突出

核能發電具有高效穩定、低碳清潔等優勢,隨著核電技術成熟,安全性大幅提升,2019年以來我國核電核準提速,目前我國在建機組裝機容量已連續 18 年保持世界第一。我國核電建設進入高峰期,資本開支處于高位,發電量持續增長。

2025年06月09日
生物質發電行業:垃圾焚燒、沼氣發電規模高增 市場格局多元 技術創新成競爭重點

生物質發電行業:垃圾焚燒、沼氣發電規模高增 市場格局多元 技術創新成競爭重點

生物質發電是可再生能源,能夠在電力系統中承擔基荷和調峰功能,有助于能源結構優化。近年來,隨著《可再生能源法》的完善、“雙碳”目標制定,我國生物質發電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6-2024年,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由1230萬千瓦時增長至4599萬千瓦時,CAGR達17.9%。

2025年05月30日
我國高壓快充行業企業端分析:車企、電池廠商加速布局 高倍率電池快充技術突破

我國高壓快充行業企業端分析:車企、電池廠商加速布局 高倍率電池快充技術突破

高壓架構帶來的充電快、效率高的優勢能夠提高車企產品競爭力,成為車型新賣點。自2019年保時捷推出全球首款搭載800V高壓平臺車型Taycan后,國內外主流車企已相繼推出或即將推出高壓快充車型。海外方面,保時捷、奧迪、奔馳、寶馬、大眾、現代等車企已經推出,通用、福特等車企計劃將于未來2年推出。

2025年05月01日
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正當時 中國持續引領全球 未來深遠海將成市場開發主戰場

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正當時 中國持續引領全球 未來深遠海將成市場開發主戰場

得益于“雙碳”戰略的持續推進,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穩步增長,已形成能夠支撐每年新增千萬千瓦的海上風電產業鏈體系。雖然2021年在經歷搶裝潮后陷入低谷,海上風電項目延期現象普遍,招標量與裝機量呈現明顯的背離。但進入2024年以來,受益于海上風電資源豐富,技術快速進步帶動經濟性不斷提升,我國海上風電產業持續迅猛發展。尤其是下半

2025年04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QQ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頂部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天天爽夜夜爽精品|欧美亚洲激情天天搞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