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外賣作為一個萬億市場規模的行業,擁有超過5億人的用戶規模,2024年相關企業注冊量超過111萬家,吸引著阿里、美團、抖音、京東等互聯網大廠入局。近期,京東更是采用0傭金措施殺入賽道,使得外賣行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餐飲業作為直接影響領域,商家態度如何?不過,受制于履約配送能力、商家入駐等多重因素影響,京東也許不是外賣行業最后一個入局者,但誰能擁有更多商家和用戶,誰就能笑到最后。
1、外賣行業概述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外賣??行業發展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5-2032年)》顯示,餐飲外賣是為消費者提供食品下單、配送的服務。該服務主要由餐飲商家、外賣平臺、外賣騎手三方合作完成,最終將食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其實餐飲外賣行業是起源于電話訂餐,如今依托互聯網的發展,網絡訂餐模式產生。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餐飲外賣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其上游由餐飲商戶和外賣騎手組成,外賣騎手又可分為uu跑腿、點我達等眾包平臺的外賣騎手,以及美團外賣、餓了么等的自營平臺的外賣騎手;中游主要是餐飲外賣平臺,主要包括餓了么、美團等綜合性外賣平臺,以及肯德基宅急送等垂直型外賣平臺;其下游消費又可分為企業消費和個人消費,其中個人消費占據主導。
外賣行業產業鏈圖解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我國外賣用戶規模超5.45億人,2024年企業注冊量達111萬家
近年來,隨著外賣服務場景持續擴大和用戶需求深化以及居民消費的提升,我國外賣行業發展迅猛。根據中國飯店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到約1.2萬億元,占餐飲收入的比重升至22.6%;截至2024年,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到5.4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約五成。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并且,自2020年以來,我國外賣相關企業注冊量整體維持在70萬家以上。根據數據顯示,截止2024年全年,我國累計注冊111萬家外賣相關企業,創近十年注冊量新高。企業存量方面,我國現存310.7萬家外賣相關企業,成立年限上,我國超七成外賣相關企業于近三年成立。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3、百度、阿里等大廠均嘗試布局外賣業務,京東更是采取0傭金措施殺入賽道
而過去10年,百度、滴滴、阿里、順豐和抖音等大企業也均嘗試過做外賣業務。2025年2月11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這是京東官方層面首次披露“外賣”業務進展。京東稱,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傭金,招募對象只限“品質堂食餐廳”。
而商家最主要的關注點是商品配送費如何確定?一位接近京東人士表示,配送服務費由配送距離、訂單價格、時段、天氣等因素綜合決定。此外,已簽約商家傭金從2月11日0點起,也按照全年免傭的政策調整。
不過,有知情人士表示,此次招募,京東主要面向部分頭部餐飲商家,“0傭金”非普遍情況,配送費仍正常收取,與美團、餓了么邏輯一致;“0傭金”目前正在部分城市施行,主要在北京。非北京地區商家需先提交入駐申請,和平臺簽約,且待對應城市開通后上線。
事實上,2024年10月前后,京東“秒送”頻道就上線了咖啡奶茶與快餐外賣,開始打入餐飲外賣市場。2024年12月底,京東秒送新上線幾個新頻道:吃喝玩樂團購頻道,外賣和酒店機票頻道。在酒旅業務上,京東與攜程進行合作,直接嫁接現成的酒旅履約服務。如今,打開京東APP,進入左上角的“秒送”頻道,“外賣”入口就顯示在二級頁面中。配送方面,京東秒送有“商家自送”和“達達秒送”兩種配送方式。根據公開信息,達達秒送年活躍騎手數量近130萬。據公告,2025年1月27日,京東擬溢價42%私有化達達集團,估值約5.2億美元。若該提案生效,“即時零售大股”將被京東私有化直至退市。在如此龐大的騎手隊伍支撐下,這可能也是京東涉足外賣的主要原因。
京東APP“外賣”入口顯示頁面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提到外賣平臺,除了美團、餓了么外,之前抖音和微信也押注外賣業務。例如,2022年,抖音聯手餓了么在南京率先試水外賣;2023年2月,微信試水“門店快送”小程序,將餐廳、茶飲、食材、生鮮等多類店鋪做成集合,形成外賣業務雛形。
抖音與微信布局外賣業務歷程
抖音 |
微信 |
2022年,抖音聯手餓了么在南京率先試水外賣 |
2023年2月,微信試水“門店快送”小程序,將餐廳、茶飲、食材、生鮮等多類店鋪做了集合,消費者只用通過微信“發現”頁面的“小程序”進入“門店快送”,再跳轉到商家小程序就可進行外賣點單。配送方式靈活,可由門店自主配送,或由美團、達達、順豐同城等第三方平臺提供。 |
2023年初,抖音正式推出“團購配送”服務,依賴順豐同城、閃送和達達等第三方配送平臺提供履約服務 |
2023年7月,微信的“門店快送”業務拓展至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12座城市,覆蓋范圍逐漸擴大。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為什么巨頭們紛紛押注外賣業務呢?除了上述外賣用戶規模本身因素影響,外賣消費還有具有高頻、高復購的特點。對那些互聯網大廠來說,用高頻的外賣帶動其它低頻的零售,有助于其深挖本地生活服務市場,但這更像是其捎帶順手的事,做成了,就是新的增長曲線,沒做成,影響也不大。
4、新一輪外賣大戰開打,對餐飲行業影響幾何?
越來越多的跨界企業入局外賣市場,影響最大的是餐飲行業。對于大部分餐飲品牌而言,外賣已經是必選項了,但是要讓其成為企業增長主力卻愈發困難。因此,對于新開發的外賣平臺或者互聯網大廠外賣業務而言,有些餐飲商家表示參與競爭的外賣平臺越多,其流量、資金的補貼越多,餐飲商家的處境就會越有利。
而有些餐飲商家則表示,互聯網大廠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容易被過度聚焦和放大,甚至在不了解平臺相關規定、運作機制的情況下就冒然投入,后期可能會得不償失,這主要是餐飲商家需要大量增加投入的時間和成本來適應新規則與運營。(WY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