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相關定義
工業互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通過對人、機、物、系統等的全面連接,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新制造和服務體系,為工業乃至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實現途徑,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
工業互聯網不是互聯網在工業的簡單應用,而是具有更為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它以網絡為基礎、平臺為中樞、數據為要素、安全為保障,既是工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基礎設施,也是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應用模式,同時也是一種新業態、新產業,將重塑企業形態、供應鏈和產業鏈。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發展深度調研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2024-2031年)》顯示,工業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開放的、全球化的工業級網絡平臺,實現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高效共享工業經濟中的各種要素資源,并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方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助力制造業延長產業鏈,推動制造業轉型發展。
當前,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向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廣泛拓展,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六大新模式,賦能、賦智、賦值作用不斷顯現,有力的促進了實體經濟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
二、行業市場規模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工業生態,其本身具有復雜性,需要跨行業融合創新、不斷探索。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沿革經歷了工業自動化、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等階段,現已進入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階段。它不僅對人、機器、貨物、系統進行了深度鏈接,而且建構全產業鏈條、全價值鏈條的生產服務體系。
近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持續攀升,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突破4萬億元,達到4.10萬億元,名義增速達到14.53%,2017年至2021年期間,增加值規模增長了74.10%,年復合增速達11.73%。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長,2021年該比重達到3.58%,2022年工業互聯網產業增加值規模達到4.46萬億元,占GDP比重上升至3.64%。2023年是《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實施的收官之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實施的兩年多以來,工信部堅持適度超前,基礎設施已全面建成。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三、行業供需規模
1、供應規模
工業互聯網通過支撐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有效連接,暢通數據要素流動,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供需間信息渠道,精準助力供需對接,消化現有產能存量,挖掘潛在增量,實現資源利用高效化、規模經濟泛在化,加速實現經濟循環流轉,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構建。在功能體系建設方面,網絡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截至2022年9月,高質量外網建設基本覆蓋全國300余地市,5G等新型網絡技術推動企業內網改造提速,5G基站總數已達約220萬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國家頂級節點日均解析量突破1.7億次,二級節點超過200個,覆蓋29個?。▍^、市)和34個重點行業。平臺體系建設實現新跨越,從28個雙跨平臺示范引領,到百余平臺廣泛覆蓋,服務企業超160萬家。具備一定行業、區域影響力的平臺數量超過150個,連接工業設備數達7900萬臺/套,工業APP已超59萬余款。工業數據匯聚能力持續增強,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基本完成,已統籌推進9個區域和行業分中心落地,逐步實現數據資源整合利用和開放共享。安全體系逐漸強化,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加快突破,涵蓋國家、省、企業三級協同的監測服務體系基本建成,監測范圍已覆蓋14個重要領域、140個重點平臺,11萬余家聯網企業。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試點工作深入推進。
近幾年來,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運行態勢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較快增長,吸納就業人數穩步增加;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步伐加快,結構持續調整優化,新的增長點不斷涌現,服務和支撐兩個強國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正在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智慧社會演進的重要驅動力量,也是工業互聯網行業重要的推動力量,2022年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超3.05萬家。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需求情況
現如今,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已從行業龍頭拓展到產業鏈上下游,正在推動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格局。應用范圍已從個別行業向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等45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加速滲透,產業溢出賦能成效顯著,逐漸步入創新發展新階段。截至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了465190家,隨著工業互聯網產業的不斷成熟,未來對于工業互聯網產業的需求將不斷増長。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四、行業細分市場
1、第一產業
當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已應用于45個國民經濟大類,涵蓋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服務等各個環節,產業規模超萬億元。應用范圍涉及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能源等多個應用領域,帶動我國多個產業發展。
2017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帶動一、二、三產業的增加值規模則分別是0.035萬億元、1.27萬億元、1.05萬億元。而2022 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增加值規模將分別達到 0.062 萬億元、2.19 萬億元、2.21萬億元??梢钥闯?,我國工業互聯網對其它產業的帶動能力不斷加深。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第二產業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僅可以促進工業制造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同時還能帶動一、二、三產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應用可以跨足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促進各個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發展,提高生產效率和品質,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2022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了2.19萬億元。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3、第三產業
我國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三產業的作用比較明顯,近年來工業互聯網帶動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快速增長,2022年達到了2.21萬億元規模。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WWTQ)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