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穩健增長,CT占據最大市場份額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醫學影像設備行業發展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4-2031年)》顯示,醫學影像設備是構建臨床診療體系必不可少的醫療設備,主要是指為實現診斷或治療引導的目的,通過對人體施加包括可見光、X射線、超聲、強磁場等各種物理信號,記錄人體反饋的信號強度分布,形成圖像并使得醫生可以從中判讀人體結構、病變信息的技術手段的設備。
近年來國內發力醫療新基建,醫院建設節奏有所加快,驅動醫學影像設備需求提升。同時國內影像設備配置政策的松綁推動了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和區域的均衡布局,使得國內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穩健增長。數據顯示,2019-2023年我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從824億元增長到1245億元。預計2024年我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360億元。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在目前的醫學檢測手段中,醫學影像數據占據了90%的醫療信息,是疾病篩查和診治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也是輔助臨床疾病診療的重要手段。市場上,臨床常用的醫學影像設備包括計算機斷層掃描(CT)、磁共振成像(MR)、X線成像設備、核醫學診斷設備以及超聲設備(US)等。其中CT是醫學影像設備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占比達32%左右。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二、市場需求旺盛,老齡化加劇帶來增量市場空間
醫學影像設備是目前多數疾病干預前的基礎性診斷選擇之一,尤其在國內老齡化背景下,多數老齡化相關疾病如心腦血管,腫瘤均需要影像設備作為干預前診斷手段。近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不斷上升。數據顯示,2023 年末全國 65歲及以上人口達 21,676 萬人,占總人口的 15.4%;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7億,其中聽力損失的比例高達15%。根據國家衛健委預測,2035年左右我國6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口將破4億,占比將超30%。根據聯合國的標準,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7%,即步入老齡化社會??梢娢覈缫殉^該標準,步入老齡化國家的行列。45歲以后人類即進入了慢性病高發的階段,而眾多慢性病的診斷均需要影像診斷設備。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與此同時,隨著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人均衛生費用支出也在快速增長,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從2016年的從6.2%增長至2023年7.2%。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為90,575.8億元,其中個人衛生支出為24,751.1億元,占27.3%。而從支付端角度分析,衛生費用支出持續增加也給醫學影像診斷行業帶來增量市場空間。?
數據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觀研天下整理
三、產業鏈突破與政府采購加速下,國產替代趨勢日趨明顯
產業鏈方面:醫學影像設備產業鏈的上中下游分別由零部件供應商,影像設備制造商以及終端應用場景構成。具體來看,上游主要為原材料、零部件、核心組件。原材料主要包括化工材料、金屬材料、陶瓷材料;零部件主要包括PCB、傳感器、顯示屏;核心組件主要包括X線探測器、高壓發生器、球管/X射線管、超導主磁體、冷光源、數據處理系統、圖像處理系統。中游為醫學影像設備生產制造,醫學影像設備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設備、分子影像(MI)設備、X 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CT)設備、超聲(US)設備、X 射線成像(XR)設備、內窺鏡。下游為終端使用場景,主要包括醫療機構、醫學影像中心、第三方實驗室、體檢中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近兩年隨著海外龍頭公司產品“里程碑式”突破有所放緩,給予國產企業寶貴的技術攻堅窗口期,國內廠商逐步在大量核心零部件上開展自主研發生產工作,產品核心技術及零配件逐步攻克。例如聯影醫療在大功率飛焦點X射線CT球館,全數字化3D結構時空探測器完成自研,并進入中國醫療產業關鍵零配件名單,國內產業鏈逐步趨于成熟。隨著影像產業鏈上游供應鏈國產替代程度的提升,以及國產品牌設備性能的持續趕超,國產廠商開始進入重要發展階段。產品結構從中低端向高端甚至超高端升級。因此伴隨醫療新基建驅動下游應用擴容,國內影像設備將迎來國產替代黃金時代。
中國醫療產業關鍵零配件CT、核磁類設備入選名單(聯影和東軟醫療)
序號 | CT 類設備關鍵零配件名稱/核磁類設備關鍵零配件名稱 | 單位 |
1 | 大功率飛焦點X射線 CT球館 | 聯影醫療 |
2 | 全數字化 3D 結構時空探測器 | 聯影醫療 |
3 | 全數字化控制高頻逆變大功率 CT 高壓發生器 | 聯影醫療 |
4 | 高速旋轉石墨一難熔金屬復合結構靶盤 | 聯影醫療 |
5 | 3D 打印弧面鎢影準直光柵 | 東軟醫療 |
6 | 等光距追光者弧面探測器 | 東軟醫療 |
7 | 30MHU 熱容量X線CT球館 | 東軟醫療 |
8 | 梯度系統 | 聯影醫療 |
9 | 射頻線圈 | 聯影醫療 |
10 | 譜儀系統 | 聯影醫療 |
11 | AIM 接收線圈 | 東軟醫療 |
資料來源:中國醫療設備,觀研天下整理
政府采購方面:為打破外資醫療器械企業占據國內市場的局面,近年來國家多個部門釋放了加快醫療器械國產化進程的信號。自2014年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開展優秀國產醫療設備產品遴選工作,逐步引導國產醫療設備品質的提升,從而促進醫療設備的品牌化和國產化發展。2021年工信部關于印發《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指導標準》(2021年版)提到其中137種醫療器械全部100%采購國產,12種醫療器械75%采購國產,24種醫療器械50%采購國產,5種醫療器械要求25%采購國產??梢娬少徴呒铀賴鴥柔t學影像設備國產替代進程。
2019-2023年間我國國內醫學影像設備公開中標金額呈波動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醫學影像設備公開中標金額達825.8億元,較2019年增加300億元左右,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1.75%。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從細分領域來看,2023年我國醫學影像設備公開中標金額占比較高的主要為超聲影像診斷設備、CT、MRI,三者占比之和超過75%。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在上述產業鏈突破與政府采購政策加速下,國產醫療設備整體研發水平顯著提升,以聯影醫療、萬東醫療、東軟醫療等企業為代表,部分國產企業在中低端產品市場逐步實現國產替代,并持續向高端產品領域滲透,通過技術創新實現彎道超車,逐步攻克產品核心部件、關鍵成像技術,高端醫療影像設備不斷迭代更新,性能提升甚至接近進口產品水準。
目前邁瑞、聯影、東軟、開立、萬東等國產品牌代表,已躋身各細分市場前列,國產設備替代進口產品的趨勢漸顯。雖然2023年MRI的國產化率和同比增速略有下降,但從整個醫學影像設備市場看,國產化率繼續保持向上的趨勢。從中標量看,2023年我國超聲影像診斷設備國產化率達到57.11%,同比增長4.09%。CT國產化率已達到50%左右,同比增長6.29%。MRI國產化率達到33.51%,同比下降0.18%。DSA國產化率達到10%左右,同比增長18.22%。DR國產化率達到80%左右,同比增長4.61%。PET/CT國產化率達到50%左右,同比增長13.79%。PET/MR國產化率達到17.39%,同比下降73.91%。
2023年我國主要醫學影像設備國產化率及增速(按中標量)
醫學影像設備 | 國產化率 | 增速 |
超聲影像診斷設備 | 57.11% | 4.09% |
CT | 50%左右 | 6.29% |
MRI | 33.51% | -0.18% |
DSA | 10%左右 | 18.22% |
DR | 80%左右 | 4.61% |
PET/CT | 50%左右 | 13.79% |
PET/MR | 17.39% | -73.91%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觀研天下整理
從中標額看,2023年我國超聲影像診斷設備國產化率達到36.95%,同比增長4.37%。CT國產化率達到35%以上,同比增長14.82%。MRI國產化率達到23.88%,同比下降4.14%。DSA國產化率達到6.63%,同比增長26.04%。DR國產化率達到65%左右,同比增長6.07%。PET/CT國產化率達到45%左右,同比增長12%。PET/MR國產化率達到18.92%,同比下降71.62%。
2023年我國主要醫學影像設備國產化率及增速(按中標額)
醫學影像設備 | 國產化率 | 增速 |
超聲影像診斷設備 | 36.95% | 4.37% |
CT | 35%以上 | 14.82% |
MRI | 23.88% | -4.14% |
DSA | 到6.63% | 26.04% |
DR | 65%左右 | 6.07% |
PET/CT | 45%左右 | 12% |
PET/MR | 18.92% | -71.62%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觀研天下整理(WW)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