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受多重因素推動,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發展勢頭迅猛,2020-2024年實現198.8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進入2025年后,其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僅1-6月累計銷量就突破5.85萬輛,超越2024年全年銷量。與此同時,其滲透率不斷攀升,2025年上半年突破30%。從細分市場來看,純電動牽引車持續領跑市場,2025年上半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至98.29%。此外,我國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競爭格局持續動態變化,呈現“你追我趕”的激烈態勢。徐工汽車市場份額于2023年躍居行業第一,其后維持領先地位,但差距相較第二名逐漸縮小。
1.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熱度持續攀升,銷量爆發式增長
新能源牽引車是指使用新能源作為動力源的牽引車輛,具有環保、低碳等優點。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發展勢頭迅猛,銷量(交強險口徑,不含出口和軍品,下同)由2020年的0.07萬輛激增至2024年的5.58萬輛,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98.80%。進入2025年后,其市場熱度持續攀升,僅1-6月累計銷量就突破5.85萬輛,不僅超越2024年全年銷量,較2024年同期更是實現265.63%的爆發式增長。
數據來源:第一商用車網、觀研天下整理
注明:不含出口和軍品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新能源牽引車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5-2032年)》顯示,我國新能源牽引車市場能夠保持如此高速的發展態勢,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關鍵因素的共同推動:
其一,突出的運營經濟性優勢。新能源牽引車特別適合港口裝卸、礦山運輸、物流園區等具有固定作業路線的應用場景。這些場景的運輸距離相對固定,便于精準匹配續航需求,同時也為集中建設充電樁或換電站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建立標準化的能源補給體系,可以大幅降低單次補能成本。再加上電力價格長期保持穩定,使得新能源牽引車形成了顯著的成本優勢,有力推動了市場普及。
其二,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和有力的政策支持。隨著國家“雙碳”戰略的深入推進,港口、礦區等重點領域的環保監管持續加碼,新能源牽引車憑借其環保優勢獲得更多發展機遇。同時,我國及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新能源牽引車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這些因素進一步刺激了新能源牽引車市場需求的快速釋放。
我國新能源牽引車行業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21年12月 | 國務院辦公廳 | 推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工作方案(2021—2025年) | 在港區、場區短途運輸和固定線路運輸等場景示范應用新能源重型卡車。 |
2022年6月 | 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七部門 | 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 | 加快新能源車發展,逐步推動公共領域用車電動化,有序推動老舊車輛替換為新能源車輛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探索開展中重型電動、燃料電池貨車示范應用和商業化運營。到2030年,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量的50%左右。 |
2022年11月 | 生態環境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五部門 | 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 | 其中《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和國六排放標準貨車保有量占比力爭超過40%,鐵路貨運量占比提升0.5個百分點。因地制宜加快推進鐵路貨場、物流園區、港口、機場,以及火電、鋼鐵、煤炭、焦化、建材、礦山等工礦企業新增或更新的作業車輛和機械新能源化。 |
2023年11月 | 國務院 | 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 | 在火電、鋼鐵、煤炭、焦化、有色、水泥等行業和物流園區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力爭到2025年,重點區域高速服務區快充站覆蓋率不低于80%,其他地區不低于60%。 |
2024年11月 | 交通運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 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 | 因地制宜推廣應用新能源中重型貨車,布局建設專用換電站。 |
2024年12月 |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 關于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的意見 | 完善交通運輸裝備能源清潔替代政策,推動中重型卡車、船舶等運輸工具應用新能源、清潔能源。 |
2025年3月 | 交通運輸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 關于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支持國三、國四排放標準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加快更新一批高標準低排放營運貨車。對提前報廢老舊營運貨車、提前報廢并更新購置國六排放標準貨車或新能源貨車、僅新購符合條件的新能源貨車,按照報廢車輛類型、提前報廢時間和新購置車輛動力類型等,實施差別化補貼標準。 |
2025年3月 | 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 | 交通運輸部等十部門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 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新能源營運重卡規?;瘧?,交通運輸綠色燃料供應體系基本建成。此外推動國四及以下標準營運車輛淘汰更新,因地制宜推動新能源重型貨車(卡車)規?;瘧?,發展零排放貨運等。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其三,持續的技術進步和不斷下降的成本。近年來動力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能量密度顯著提升,使得新能源牽引車的續航能力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隨著產業規模擴大和制造工藝改進,動力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持續下降。此外,充電基礎設施的快速普及和換電模式的推廣應用,也在不斷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這些技術進步和產業協同效應,為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新能源牽引車滲透率快速提升,已突破30%
隨著新能源牽引車市場持續爆發,其滲透率也實現跨越式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新能源牽引車滲透率尚不足0.1%,到2025年上半年已快速攀升至30.45%,五年間實現了超300倍的增長。未來,在政策支持持續加碼、運營成本優勢凸顯、充電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電池技術不斷突破等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新能源牽引車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數據來源:第一商用車網、觀研天下整理
3.純電動牽引車持續領跑新能源牽引車市場,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按照技術路線,我國新能源牽引車可以分為純電動牽引車、混動牽引車和燃料電池牽引車。其中,純電動牽引車憑借技術成熟度高、基礎設施配套相對完善等優勢,持續領跑市場。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新能源牽引車銷量達到1.28萬輛,此后呈現加速增長態勢,2025年上半年銷量已達5.75萬輛,較2024年同期的1.49萬輛激增285.91%。與此同時,其市場份額由2022年的90.78%進一步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8.29%,展現出強勁的市場統治力。
數據來源:第一商用車網、觀研天下整理
注明:不含出口和軍品
數據來源:第一商用車網、觀研天下整理
4.新能源牽引車行業集中度先降后升,市場競爭“你追我趕”,徐工汽車份額領先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牽引車行業集中度呈現出先降后升的發展軌跡。2020年行業CR4高達85.11%,呈現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隨著市場快速發展,包括重卡制造商和工程機械企業在內的眾多廠商紛紛進入,2021年CR4下降至51.23%,2022年進一步降至48.90%。此后行業集中度開始回升,2025年上半年CR4回升至57.73%。
數據來源:第一商用車網、觀研天下整理
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牽引車市場競爭格局持續動態變化,呈現“你追我趕”的激烈態勢。例如徐工汽車場份額從2020年的3.47%快速提升至2023年的16.43%,排名從第四位躍居行業首位,較當時第二名的三一重卡(12.43%)領先4個百分點。進入2024年,徐工汽車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市場份額增至16.94%,但領先幅度收窄,僅比第二名三一重卡(16.41%)高出0.53個百分點;2025年上半年,徐工汽車以16.3%的市場份額維持領先地位,但與第二名一汽解放(15.85%)的差距進一步縮小至0.45個百分點,顯示出頭部企業競爭的白熱化。
2020-2025年6月我國新能源牽引車行業市場份額排名前5的企業情況(按銷量)
排名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2025年H1 |
1 | 漢馬科技(40.17%) | 漢馬科技(16.43%) | 漢馬科技(13.38%) | 徐工汽車(16.43%) | 徐工汽車(16.94%) | 徐工汽車(16.3%) |
2 | 北奔重汽(34.10%) | 福田汽車(13.06%) | 徐工汽車(12.92%) | 三一重卡(12.43%) | 三一重卡(16.41%) | 一汽解放(15.85%) |
3 | 開沃汽車(7.37%) | 上汽紅巖(12.10%) | 三一重卡(12.86%) | 遠程新能源(11.05%) | 一汽解放(13.87%) | 三一重卡(14.2%) |
4 | 徐工汽車(3.47%) | 北奔重汽(9.64%) | 東風公司(9.74%) | 宇通集團(9.24%) | 中國重汽(9.31%) | 中國重汽(11.38%) |
5 | 福田汽車(2.89%) | 一汽解放(9.48%) | 上汽紅巖(9.61%) | 一汽解放(8.36%) | 陜汽集團(8.15%) | 陜汽集團(10.68%) |
資料來源:第一商用車網、觀研天下整理(WJ)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