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能源裝機比例提升 電網升級改造拉動我國特高壓行業發展

電力系統包含發電、變電、輸電、配電、用電五個環節:電從發電系統出來后,需要經過升壓變電站,把電壓升高傳送到更高等級的輸電網上。電能通過輸電網從發電廠傳輸到電力負荷中線變電所。經降壓變壓器降壓,再由配電網把電能分配到各個電力用戶的用電設備。

在我國發電量和用電量逐年增長的同時,我國電力系統在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也面臨新的變化,亟需轉型升級。在發電側,以光伏和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對于電網快速響應提出要求;在電網側,隨著新型場景逐步增長,各電壓等級變電站需要更快速適應負荷變化;在用戶側,以AI、大模型、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直接面向終端用戶的配電網匯聚了大量的新型負荷、新增負荷、分布式電源、儲能等交互式用能設施。發電側:發電量持續提升,新能源裝機比例提升對電網提出要求我國發電量逐年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社會發電量呈現顯著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至2024年,我國的發電量從71661.33億千瓦時增長至94181億千瓦時,年均復合增速為5.1%。

在我國發電量和用電量逐年增長的同時,我國電力系統在發電側、電網側和用戶側也面臨新的變化,亟需轉型升級。在發電側,以光伏和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對于電網快速響應提出要求;在電網側,隨著新型場景逐步增長,各電壓等級變電站需要更快速適應負荷變化;在用戶側,以AI、大模型、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直接面向終端用戶的配電網匯聚了大量的新型負荷、新增負荷、分布式電源、儲能等交互式用能設施。發電側:發電量持續提升,新能源裝機比例提升對電網提出要求我國發電量逐年增長。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全社會發電量呈現顯著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8年至2024年,我國的發電量從71661.33億千瓦時增長至94181億千瓦時,年均復合增速為5.1%。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引領下,我國近幾年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尤其是以光伏和風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裝機比例穩步提升。光伏方面,我國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從2020年的48.2GW增長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復合增速達到54.9%。

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引領下,我國近幾年大力發展新能源發電,尤其是以光伏和風電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裝機比例穩步提升。光伏方面,我國的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從2020年的48.2GW增長至2024年的277.17GW,年均復合增速達到54.9%。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截至2024年12月,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86GW,同比增長45%,其中集中式光伏511GW,分布式光伏375GW。

截至2024年12月,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886GW,同比增長45%,其中集中式光伏511GW,分布式光伏375GW。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風電方面,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歷經起伏但整體呈增長態勢,從2020年的71.7GW增長至2024年的79.8GW。

風電方面,我國風電新增裝機容量歷經起伏但整體呈增長態勢,從2020年的71.7GW增長至2024年的79.8GW。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截至2024年12月,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21GW,同比增長18%,其中陸上風電480GW,海上風電41GW。

截至2024年12月,全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521GW,同比增長18%,其中陸上風電480GW,海上風電41GW。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隨著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量的增長,新能源發電量比例逐步提升,從2020年的9.8%提升至2024年的18.2%。根據國家能源局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目標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達到17%以上。展望未來,根據國家能源局、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7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占比需達到20%以上。根據彭博預測,預計到2030年,光伏和風電的發電量將占中國總發電量的52%。

隨著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裝機量的增長,新能源發電量比例逐步提升,從2020年的9.8%提升至2024年的18.2%。根據國家能源局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目標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達到17%以上。展望未來,根據國家能源局、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7年,全國新能源發電量占比需達到20%以上。根據彭博預測,預計到2030年,光伏和風電的發電量將占中國總發電量的52%。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中國的新能源發電比例未來將進一步提升。但是,伴隨著新能源發電比例的提升,其對傳統電網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國的風光大基地在沙漠、戈壁等西部地區,而用電負荷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電力在區域間的流動需要配套電網做支撐。由于我國電力資源與負荷不均,我國80%以上的能源資源分布在西部、北部;70%以上的電力消費集中在東部和中部,供需距離相距約800-3000km。根據國家能源局預測,預計到2025年底,中國跨省跨區輸電容量將達到3.6億千瓦。在此背景下,我國出臺多項政策支持新能源+特高壓發展,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統籌配套一批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充分提升輸電通道中新能源電量占比,擴大跨省跨區可再生能源消納規模,持續提升存量特高壓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輸送比例。在《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中,強調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重點推動500kV以上及特高壓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的建設與規劃。

近年來我國特高壓相關政策

發布機構 發布時間 政策名稱 政策內容
國務院 2024.05 《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 省跨區輸電能力
國家能源局 2024.05 《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 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大型風電光伏基地、流域水風光一體化基地等重點項目開辟納規“綠色通道”,加快推動一批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納規
國家能源局 2024.03 《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 強調優化政策機制,加快特高壓工程核準開工, 強化電網聯網,提升輸電能力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 2022.06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 擴大跨省跨區可再生能源消納規模,持續提升 存量特高壓通道可再生能源電量輸送比例
國家發改委, 國家能源局 2022.01 《“十四五”現代能源體系規劃》 完善華北、華東、華中區域內特高壓交流網架結構,為特高壓直流送入電力提供支撐,建設川渝特高壓主網架,完善南方電網主網架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特高壓行業現狀深度研究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5-2032年)》顯示,近年來國內全社會用電量、電網投資額保持持續增長,奠定國內特高壓交直流建設的必要性,同時配網端明確的數智化升級,預示國內電網投資具備強確定性。相較于交流輸電,直流特高壓更加適合長距離(超過1500公里),大容量的電力傳輸、損耗更低。一般三北地區和西南地區送往中東部的電都是直流,例如:哈密-重慶、寧夏-湖南。主網也稱為輸電網,是電力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負責電能的遠距離傳輸,將大型發電廠產生的電能輸送到各個地區。主網通常由高壓輸電線路和變電站組成,具有傳輸容量大、距離遠的特點。主網的建設和運營對于保障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它確保了電能能夠高效、安全地傳輸到各個角落。隨著新能源發電比例的提升,其空間傳輸和消納成為瓶頸,構建新型能源基礎設施網絡迫在眉睫,特高壓作為電力傳輸骨干的戰略地位開始凸顯。2024年,國網計劃建成投運6條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8條特高壓工程,并推動更多工程核準。根據國家電網,2025年一季度,公司在建特高壓工程全面復工并進入滿負荷、高強度施工狀態,累計完成投資達172億元。

國內特高壓項目在建匯總

項目名稱 類型 投資額(億元) 進度 開工日期
金上-湖北 直流 / 在建 2023年2月16日
隴東-山東 直流 200 在建 2023年3月16日
寧夏-湖南 直流 281 在建 2023年6月11日
哈密-重慶 直流 286 在建 2023年8月8日
陜北-安徽 直流 205 在建 2024年6月26日
甘肅-浙江 柔性直流 353 在建 2024年7月29日
蒙西-京津冀 柔性直流 174 可研 2025年開工
陜西-河南 直流 / 可研 2025年開工
藏東南-粵港澳 柔性直流 549 可研 2025年開工
巴丹吉林-四川 柔性直流 200-300 可研 2025年開工
南疆-川渝 柔性直流 / 可研 2025年開工
烏蘭布和-京津冀 直流 / 核準 預計2025年開工
騰格里-江西 直流 200-300 預可研 預計2025年開工
松遼-華北 直流 260 預可研 預計2025年開工
庫布齊-上海 直流 800 預可研 預計2025年之后
大同-天津南 交流 225 在建 2024年開工
阿壩-成都東 交流 145 在建 2024年7月開工
攀西-天府南 交流 286 可研 2025年開工
浙江環網 交流 / 可研 2025年開工
煙臺-威海 交流 125 可研 2025年開工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中國特高壓投資規模的快速發展第一階段在2014-2017年,投資額度達1966億元,隨后發展較為平穩,2018-2020年共投入2130億元用來發展特高壓工程建設。未來,受到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的影響,特高壓發展將迎來投資建設高峰。預計2026-2030年投資規模將達5600億元。

中國特高壓投資規模的快速發展第一階段在2014-2017年,投資額度達1966億元,隨后發展較為平穩,2018-2020年共投入2130億元用來發展特高壓工程建設。未來,受到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的影響,特高壓發展將迎來投資建設高峰。預計2026-2030年投資規模將達5600億元。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zppeng)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我國充電樁行業發展迅速 公共充電樁為先驅力量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我國充電樁行業發展迅速 公共充電樁為先驅力量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隨著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保有量迅速增長,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不斷增大,推動我國充電樁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截止2024年我國充電樁市場規模約為452.28億元。

2025年07月29日
新能源裝機比例提升 電網升級改造拉動我國特高壓行業發展

新能源裝機比例提升 電網升級改造拉動我國特高壓行業發展

中國特高壓投資規模的快速發展第一階段在2014-2017年,投資額度達1966億元,隨后發展較為平穩,2018-2020年共投入2130億元用來發展特高壓工程建設。未來,受到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速的影響,特高壓發展將迎來投資建設高峰。預計2026-2030年投資規模將達5600億元。

2025年07月02日
電改持續深化 我國虛擬電廠市場正加速成長

電改持續深化 我國虛擬電廠市場正加速成長

《電力市場運行基本規則》自2024年7月1日起執行,其中規定電力市場經營主體包括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的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和新型經營主體(含儲能企業、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等)。虛擬電廠作為經營主體地位明確后,盈利模式有望由過去參與需求側響應轉向參與電力市場其他交易,收益路徑有望打開。

2025年05月28日
電力設備檢測:電力投資增長+新能源項目持續投入帶來廣闊需求 供應主體不斷增加

電力設備檢測:電力投資增長+新能源項目持續投入帶來廣闊需求 供應主體不斷增加

中國電力設備檢測監測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中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2020至2024年,市場規模從26.26億元增長至51.49億元。隨著電力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升級,以及新能源項目的持續投入,電力設備檢測監測市場的需求不斷上升。

2025年05月20日
我國充電樁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政策和市場兩端一起推動產業規模擴大

我國充電樁行業進入加速發展期 政策和市場兩端一起推動產業規模擴大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充電樁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截止2024年我國充電樁市場規模約為452.28億元,其中公共充電樁(含專用充電樁)規模344.57億元,私人充電樁規模107.71億元。

2025年04月25日
2025年中國大陸核電進入復蘇階段 數據中心供電瓶頸推動核電小型化需求

2025年中國大陸核電進入復蘇階段 數據中心供電瓶頸推動核電小型化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國大陸并網運行的核電機組58臺,總裝機容量6088.094萬千瓦,機組數量僅次于美國的94臺,位居世界第二位,并網機組總裝機容量僅次于美國9695.2萬千瓦和法國6302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

2025年02月06日
車企紛紛布局高壓快充車型 我國高壓快充行業有望進入高速成長期

車企紛紛布局高壓快充車型 我國高壓快充行業有望進入高速成長期

交流充電系統一般被稱為“慢充”,而直流充電系統一般被稱為“快充”。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從2022年到2023年9月,直流公共充 電樁的占比整體保持穩定,且總體低于交流公共充電樁的占比,截止2024年上半年,國內直流與交流充電樁占比大致為45:55。

2025年01月24日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國風電運營行業高速發展 海上市場值得期待

“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助推我國風電運營行業高速發展 海上市場值得期待

近年來,我國電力供需總體平穩,電力生產供應能力進一步提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9.5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9%。其中,火力發電量6.3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6.4%;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發電3.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8%。

2024年12月2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QQ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頂部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天天爽夜夜爽精品|欧美亚洲激情天天搞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