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在技術突破、勞動力成本上漲、環保法規、核心部件國產化和規?;a效應等有利因素驅動下,割草機器人行業正在迎來快速進擊的窗口期。值得注意的是,“無邊界”割草機器人出貨量在2024年首次突破20萬臺量級,標志著割草機器人正式從“埋線式”邁入“無邊界”時代。
同時,“無邊界”割草機器人市場競爭涉及多個維度,最主要的包括技術、渠道、品牌、供應鏈和全球本地化能力五項。具體在技術端,PTK+視覺融合為割草機器人主流定位避障技術路徑,九號、松靈等企業已布局。
1、割草機器人市場背景分析
歐美有著源遠流長的“草坪文化”。北美和歐洲各約有8千萬塊-1億塊家庭草坪,平均面積在500~2000㎡。根據相關資料,歐美80%的家庭參與園藝活動,平均在草坪和園藝活動上的花費$616/家/年,并且消費意愿和技術接受度更高的千禧一代,正在成為不容小覷的園林重要消費力量(占30%)。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割草機器人行業發展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5-2032年)》顯示,當前,草坪除草主要有雇人割草、購置割草機自用、購置割草機器人三種方式,各有利弊。例如,專業人士操縱割草機更加熟練,并且面對室外復雜環境可以隨機應變,但可能存在要求執行偏差和潛在安全風險,而相較雇人更便宜且可有效避免家庭安全問題,購置割草機需要付出較高的時間成本和設備維護費用。購置割草機器人能夠較好執行用戶指令且工作效率高于人工,但在面對不同環境時靈活程度不如人工,定位技術也可能會導致私人花園的圖像或者信息泄露,同時目前產品形態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用戶體驗仍有提升空間。
雇人割草、購置割草機自用、購置割草機器人優劣勢對比
類別 | 雇人割草 | 購置推式割草機自用 | 購買割草機器人 |
優點 | 1.受雇人員通常具有專業經驗,能較好地處理不同草坪狀況。2.人工在面對不同地面環境和天氣變化時會隨機應變。3.無需消費者自行操作,節省體力和時間。 | 1.支付購買設備的初始費用后只需支付維護費用,長期成本低于雇人割草。2.避免陌生人進入私人領域,有效防止潛在安全風險。 | 1.嚴格執行輸入的指令,避免執行不到位或者理解錯誤的情況。2.自動化程度高無需人工操作,且工作效率高于使用人力割草機。3.相比傳統割草機,割草機器人通常噪音較低,減少擾民問題。 |
缺點 | 1.存在溝通成本,需要與割草人員溝通割草需求,可能存在理解偏差。2.陌生人進入家中存在安全隱患,需謹慎選擇割草人員。 | 1.用戶需要付出大量時間成本使用割草機修剪草坪。2.割草機需要定期維護和保養,如果有損壞會產生額外的維修費用。 | 1.當地形復雜、天氣不好、或在草坪邊緣時,工作效果可能受到影響。2.RTK或者視覺技術都會采集花園信息或者影像,存在隱私泄露風險。3.目前產品技術發展尚未完善,性能和使用體驗仍有提升空間。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現階段,全球大概約2.5億個花園,其中約60%需要自己割草,而割草機設備平均使用年限為5-8年,每年市場大概會新增1800萬臺割草設備需求,預計到2030年左右會突破500億美元,歐美合計約占85%。從區域分布來看,北美(美國+加拿大)的割草機器人滲透率僅有1%,歐洲綜合約20%,其中北歐四國的滲透率最高達40%,其次德國、瑞士約30%,南歐市場滲透率在15%。
同時,美國及多數發達國家都設有私人草坪養護的法律法規,如加州當地法令規定,草坪的草不得超過4英寸,否則將面臨罰款的懲罰,因此草坪修護設備是歐美家庭的剛需用品,對割草機器人需求量大。
全球發達地區關于草坪養護的法律法規
地區 |
草坪養護法律法規 |
加州 |
加州當地法令規定,草坪的草不得超過4英寸,否則將面臨罰款的懲罰; |
紐約 |
紐約市馬斯派克公園村法令規定,未按規定修剪草坪的,初犯者即可能受到1000美元的罰款,且如果對庭院草坪任其滋長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將受到最高10000美元的罰款 |
多倫多 |
加拿大多倫多市政廳規定,私人房宅內的草坪高度不能超過20厘米,并派出監察員巡視,違規者或將面臨罰款; |
墨爾本 |
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西市政廳規定每個家庭都應保證門前人行道上的草地保持整潔,經常割草,不得超過30厘米。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2、多項有利因素驅動下,割草機器人行業正在迎來快速進擊的窗口期
近年來,在技術突破、勞動力成本上漲、環保法規、核心部件國產化和規?;a效應等有利因素驅動下,割草機器人行業正在迎來快速進擊的窗口期。
首先,在技術突破方面,以導航與感知技術為代表,RTK(實時動態定位)厘米級定位技術結合視覺SLAM、激光雷達等多傳感器融合,顯著提升了路徑規劃精度和復雜地形適應能力,而RTK-PPP技術結合RTK與PPP的優勢,既能實現高精度定位,又具備廣泛的覆蓋范圍,同時可大幅減少基站建設成本。此外,AI算法優化和續航能力提升也大大提升了使用體驗。
RTK、PPP、RTK-PPP技術對比
項目 | RTK(實時差分定位) | PPP(精密點對點定位) | PPP-RTK(PPP與RTK結合) |
基本原理 | 基于基準站和流動站2個GNSS接收器,基準站提供校正數據,流動站通過差分運算校正誤差。 | 通過CPF解算衛星誤差并傳輸給接收機做校正,實現高精度定位,無需差分基站 | 結合RTK與PPP技術,使用全球和區域基站數據校正誤差,實現高精度、全覆蓋、快速收斂的定位 |
定位精度 | 可達到毫米級高精度三維實時定位 | 可實現毫米級的三維位置精度 | 具備PPP與RTK的優勢,實現高精度定位 |
覆蓋范圍 | 覆蓋區域小,精度隨基準站與流動站距離增加而降低 | 全球范圍覆蓋,不依賴于特定地理區域內的差分基站 | 全國乃至全球覆蓋,大幅減少基站建設成本 |
收斂時間 | 定位時間快,實時性高 | 通常需要更長收斂時間的衛星信號觀測來實現高精度 | 收斂時間快,結合了RTK與PPP的優勢 |
依賴設施 | 依賴于基準站與流動站之間的直接校正信息傳輸 | 只需單獨的GNSS接收器和訪問PPP校正數據的互聯網連接 | 依賴于全球和區域基站數據,采用單向廣播模式 |
應用場景 | 適用于測繪、建筑、農業、無人機導航等需要高精度實時定位的領域 | 適用于全球范圍內需要高精度定位的應用,尤其適用于需要長時間持續定位的應用 | 適用于需要高精度、快速收斂、全覆蓋的定位應用 |
優勢特點 | 實時性高,定位精度高 | 全球覆蓋,不依賴差分基站 | 全覆蓋、高精度、收斂快,降低基站建設成本,保護用戶隱私,提供無縫連續定位服務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其次,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傳統的人工割草需要付兩種費用,一是割草本身,二是草屑處理,割草機器人可以選擇提高割草頻率從而將草屑當養料而不用單獨收集。
以美國為例,美國園林工人綠化時薪在2021年提升至17美元/h,考慮到22年以后通貨膨脹,目前工作時薪按20美元、每年綠化24小時來算,全年花費接近1000美元,倘若花園面積更大帶來維護時間,發達地區將超過1500美元。如果自己割草,單臺手推式割草機價格一般在500美元左右,使用周期5-6年,年適用成本不到100美元最低。割草機器人則分埋線隨機割草和無埋線自主規劃割草兩種類型,根據割草面積大小、價格也會有所上揚,入門級價格在500-600美元,中端800-1500美元,高端2000-5000美元,按使用周期5-6年來算,年成本介于自己割草和雇人二者之間。
園林工人雇傭割草費用
類別 | 園林工人時薪(美元/h) | 典型花園面積(㎡) | 割草頻率(次/年) | 割草時長(h/次) | 年割草費用(美元) |
美國 | 20 | 2000-3000 | 24 | ~2h | 960 |
歐洲 | 18 | 500-1000 | 20 | ~1h | 360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最后,受益于核心部件國產化和規?;a效應,割草機器人的成本和售價不斷下降,比如早在1990s,Husqvarna推出的首款商用機型售價高達8000歐元,而如今家用割草機器人價格能低至1000歐元。
3、割草機器人正式從“埋線式”邁入“無邊界”時代,并且成市場全維度的競爭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割草機器人銷量達到180萬臺,實現規?;鹆?,中國品牌占比超過30%。值得注意的是,“無邊界”割草機器人出貨量首次突破20萬臺量級,標志著割草機器人正式從“埋線式”邁入“無邊界”時代。
作為一種新興消費品,“無邊界”割草機器人市場競爭涉及多個維度,最主要的包括技術、渠道、品牌、供應鏈和全球本地化能力五項。
“無邊界”割草機器人市場競爭維度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4、PTK+視覺融合為割草機器人主流定位避障技術路徑,九號、松靈等企業已布局
具體從技術來看,“無邊界”割草機器人作為一款智能化產品,最核心的技術競爭點體現在定位和避障能力上——導航定位決定作業范圍和穩定性,避障與路徑規劃則影響安全性和基礎用戶體驗。目前,主流定位避障的技術路徑為RTK+視覺融合,RTK+視覺融合技術加入視覺模組較好解決RTK技術信號不穩定的問題,3D激光雷達技術產品力較強但成本高。
割草機器人不同技術路徑的優劣勢對比
割草機器人技術路徑 |
優勢 |
劣勢 |
埋線式 |
應用多年,技術成熟;相較傳統割草機和雇人割草,節省成本 |
需要人工埋線,成本高,后期若調整邊界,需重新埋線 |
GPS輔助 |
可以不埋線,基于地面鋪設的標樁劃定邊界 |
定位精度相對較差,無法精準規劃路線 |
RTK |
RTK基站部署較為簡單;可實現較單純GPS更高的定位精度 |
需部署RTK基站,在遮擋物下信號偶爾會丟失 |
UMB |
UMB基站部署較為簡單;定位精度較高 |
需部署UMB基站,不能有遮擋無線電發射的障礙物 |
視覺技術 |
定位精度高,信號穩定;無需安裝基站;精準識別障礙物,避障效果好 |
對算法和芯片要求更高,攝像頭如果被遮擋會影響工作 |
3D激光雷達 |
定位精度高、信號穩定;無需安裝基站;可同時避障和導航 |
3D激光雷達成本高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當前,九號、松靈等企業已布局。例如,白馬科技Sunseeker通過OPE的業務對場景積累了深刻認知,在第一代無邊界產品中就首創RTK+視覺雙目融合技術,Elite X系列進一步提升性能實現毫米級路徑規劃,2025年新增激光雷達+AI視覺的產品。
松靈Mammotion推出的首款割草機器人采用GPS+RTK定位,LUBA系列升級為RTK+3D視覺融合方案。九號的首代Navimow H系列采用EFLS 1.0(RTK+超聲波),i系列升級為RTK+單目視覺,2025年推出的X3系列升級為三攝像頭系統(300°廣角)+VIO里程計。追覓最開始的AI系列就采用成本較高的激光雷達技術(禾賽JT16),A2系列融入了AI視覺+3D感知系統。(WY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