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年來,我國滌綸短纖行業總體呈現穩步發展態勢,供給能力不斷增強,目前行業已基本上實現自給自足,2024年對外依存度僅0.85%。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滌綸短纖出口市場表現亮眼,出口量和凈出口量快速增長,正逐漸成為行業重要增長引擎。此外,由于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供給增速,2024年國內滌綸短纖市場供需矛盾凸顯,行業加工費均值同比下滑24%至782元/噸。同時,疊加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及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其價格呈現“先揚后抑”特征。
1.我國滌綸短纖下游消費以紡紗為主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滌綸短纖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趨勢分析報告(2025-2032年)》顯示,滌綸短纖是以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為原料,經熔融紡絲、切斷等工序制成的合成纖維。其具有斷裂強度高、熱定型性能優異、耐酸堿腐蝕以及吸濕性低等特點,主要用于紡紗、制線、無紡布和填充料等加工領域,并最終應用于服裝、家紡、裝飾及醫療等行業。目前,我國滌綸短纖下游消費以紡紗為主,2023年占比超過65%;填充料、制線和無紡布的應用占比相對均衡,分別為11%、10%和10%。
滌綸短纖下游應用情況
下游領域 | 用途 | 終端應用 |
紡紗 | 滌綸短纖可用于純滌紗、滌棉紗、滌粘紗等。 | 服裝、紡織品、裝飾等 |
制線 | 滌綸短纖在制線中主要用于棉紡和毛紡,可單獨紡紗或與棉、粘膠纖維等混紡。 | 服裝、紡織品等 |
無紡布 | 滌綸短纖用于生產水刺無紡布等產品,進而用于生產濕巾、手術服、醫用紗布、手術罩布、傷口敷料、醫用簾、口罩內芯等 | 產業用紡織品、醫療等。 |
填充料 | 滌綸短纖以填充物的形式,作為家裝填充料和服裝保暖材料。 | 家用紡織品、毛絨玩具、服裝等。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2.滌綸短纖產能和產量上升,行業基本實現自給自足
近年來,我國滌綸短纖行業總體呈現穩步發展態勢,供給能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20-2024年行業產能實現6.3%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同期產量由1053.47萬噸提升至1246萬噸,年均增速約為4.29%。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國內滌綸短纖供給能力提升,目前行業已基本實現自給自足,2024年進口量約為10.69萬噸,對外依存度僅0.85%。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注:滌綸短纖對外依存度=棉花進口量÷(滌綸短纖進口量+滌綸短纖產量)
3.出口市場正逐漸成為行業重要增長引擎
目前,我國滌綸短纖出口市場表現亮眼,正逐漸成為行業重要增長引擎。數據顯示,2020-2024年,我國滌綸短纖出口量由80.65萬噸增長至133.83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3.50%,顯著快于同期產量增速。與此同時,其出口量占產量的比重由7.66%提升至10.74%,表明行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正在逐步加深。進入2025年,這一增長勢頭更為強勁,1-3月累計出口37.48萬噸,相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長31.97%。凈出口表現同樣突出,從2020年的61.9萬噸增至2024年的123.14萬噸,2025年一季度達35.29萬噸,較2024年同期增長37.16%,充分彰顯我國滌綸短纖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這一系列數據充分表明,我國滌綸短纖產品正獲得越來越多的國際認可,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4.滌綸短纖市場供需矛盾凸顯,價格呈現“先揚后抑”走勢
2024年,我國滌綸短纖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環境。由于下游需求增速不及供給增速,2024年國內滌綸短纖市場供需矛盾凸顯,行業加工費均值同比下滑24%至782元/噸。同時,疊加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及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等因素影響,其價格呈現“先揚后抑”走勢:雖然上半年出現階段性上漲并在6月末達到全年峰值7901.67元/噸,但下半年不斷回落,最終全年仍保持下行基調,累計跌幅達5.13%。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WJ)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