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目前,我國茂金屬聚乙烯下游消費以薄膜為主。隨著材料性能優勢的不斷顯現和加工工藝的持續改進,茂金屬聚乙烯在食品薄膜、纏繞膜等領域的滲透率不斷提升,帶動表觀消費量由2019年的186.11萬噸增長至2024年的300萬噸。
由于技術壁壘高企且產業化起步較晚,我國茂金屬聚乙烯長期高度依賴進口,2024年自給率仍不足20%。2019-2024年期間,其進口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45%。未來,隨著技術創新持續突破、新增產能陸續釋放以及關鍵原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行業有望迎來跨越式發展,供給能力和自給率將顯著提升。
1.茂金屬聚乙烯是一種高端聚乙烯產品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茂金屬聚乙烯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25-2032)》顯示,茂金屬聚乙烯(mPE)?是指用茂金屬催化劑反應制得的聚乙烯材料,產品類型主要包括茂金屬低密度高壓聚乙烯(mLDPE)、茂金屬高密度低壓聚乙烯(mHDPE)和茂金屬線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茂金屬聚乙烯也是高端聚乙烯的代表之一,具備高技術含量、高應用性能和高市場價值等特點。
茂金屬聚乙烯特點
特點 | 詳情 |
高技術含量 | 依賴精密催化劑體系和復雜工藝控制,存在顯著技術壁壘。 |
高應用性能 | 兼具優異的機械強度、透明度和加工性能,能滿足薄膜、包裝等高端領域需求。 |
高市場價值 | 價格高、盈利強、波動小。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2.茂金屬聚乙烯下游消費以薄膜為主,表觀消費量不斷上升
與普通聚乙烯相比,茂金屬聚乙烯具有更出色的拉伸強度和抗沖擊性能,同時具備更低的熱封溫度、更高的熱封強度、更好的透明度以及更低的霧度值。憑借著這些優勢,其被廣泛應用于薄膜(如食品薄膜、纏繞膜、棚膜、熱收縮膜、FFS膜等)、管材、注塑、滾塑等領域,終端涉及食品包裝、農業、醫藥、汽車、建筑等行業。目前,我國茂金屬聚乙烯下游消費以薄膜為主,2022年食品薄膜、纏繞膜、熱收縮膜、FFS膜等合計占比超過60%。其中,食品薄膜為我國茂金屬聚乙烯下游第一大消費市場,占比28.38%;其次為纏繞膜和管材,分別占比18.98%和9.41%。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近年來,隨著材料性能優勢的不斷顯現和加工工藝的持續改進,茂金屬聚乙烯在食品薄膜、纏繞膜等領域的滲透率穩步提升,帶動整體消費規模不斷增長。數據顯示,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表觀消費量由2019年的186.11萬噸增長至2024年的30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02%。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表觀消費量在聚乙烯整體市場中的占比僅為6.4%,與全球12.3%的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這也預示著未來國內市場仍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材料替代進程的持續推進,茂金屬聚乙烯的消費量有望進一步增長。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3.茂金屬聚乙烯高度依賴進口,進口量不斷上升
由于技術壁壘高企且產業化起步較晚,我國茂金屬聚乙烯長期高度依賴進口,2024年自給率仍不足20%。近年來,隨著下游需求增長,我國茂金屬乙烯進口量也在不斷上升,由2019年的173.14萬噸增長至2024年的272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9.45%。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4.政策相繼發布,為茂金屬聚乙烯進口替代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茂金屬聚乙烯行業發展,相繼出臺多項重要政策為進口替代提供有力支撐。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年遠景目標》提出加快茂金屬聚乙烯關鍵技術突破;《“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明確推動特種茂金屬聚烯烴等新產品研發;《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則聚焦提高茂金屬聚乙烯等高端聚烯烴產品供給能力。
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行業相關政策
發布時間 | 發布部門 | 政策名稱 | 主要內容 |
2021年3月 | 國務院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年遠景目標 | 加快茂金屬聚乙烯等高性能樹脂和集成電路用光刻膠等電子高純材料關鍵技術突破。 |
2021年12月 | 工業和信息化部 科學技術部 自然資源部 | “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 | 推動高選擇性催化、高效膜分離、危險工藝本質安全等技術,特種茂金屬聚烯烴、高端潤滑油、高純/超高純化學品及工業特種氣體、甲烷偶聯制烯烴等新產品研發。建設高端聚烯烴、稀有金屬、粉末冶金、先進玻璃、先進陶瓷等制造業創新中心。 |
2022年3月 |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 | 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 加快發展高端聚烯烴、電子化學品、工業特種氣體、高性能橡塑材料、高性能纖維、生物基材料、專用潤滑油脂等產品。 |
2023年12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 |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 | 將茂金屬聚乙烯等特種聚烯烴及高碳α—烯烴等關鍵原料的開發與生產納入鼓勵類目錄。對鼓勵類投資項目,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進行審批、核準或備案;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提供信貸支持。對鼓勵類投資項目的其他優惠政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
2024年7月 | 工業和信息化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九部門 | 精細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7年) | 提升高端聚烯烴、合成樹脂與工程塑料、聚氨酯、氟硅材料及制品、特種橡膠、高性能纖維、高性能膜材料、電子化學品、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高端染顏料、特種涂料、特種膠黏劑、專用助劑和油劑、新型催化劑、高端試劑等領域關鍵產品供給能力。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5.多個企業積極推進茂金屬聚乙烯產能布局,未來自給率有望顯著提升
未來,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行業有望迎來跨越式發展,自給率將實現顯著提升。這一積極預期主要基于三大關鍵驅動因素:
首先,在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背景下,國內石化企業正加大茂金屬聚乙烯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度。以蘭州石化為例,其成功開發的mPE1012新產品的各項性能指標均符合質量標準,有效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
其次,衛星化學、中海殼牌、揚子石化等多個企業正積極推進茂金屬聚乙烯產能布局。其中,衛星化學α-烯烴綜合利用高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該項目一期工程預計2025年底建成投產,將實現茂金屬聚乙烯、POE(聚烯烴彈性體)等高端新材料的規?;a;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投產后將新增60萬噸/年的茂金屬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產能,大幅提升國內供給能力。
截至2025年7月初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行業部分擬建或在建項目情況
企業簡稱 | 項目名稱 | 新增產能 | 最新進展或預計投產情況 |
中國石油藍海新材料 | 中國石油藍海新材料(通州灣)公司高端聚烯烴新材料項目 | 未透露 | 2024年9月開工建設 |
衛星化學 | α-烯烴綜合利用高端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 未透露 | 在建,一期計劃于2025 年底建成投產 |
中海殼牌 |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 | 60萬噸/年茂金屬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 2024年已開工 |
揚子石化 | 揚子石化聚烯烴新材料項目 | 30萬噸/年茂金屬線性低密度聚乙烯 | 2024年10月項目通過備案批復。 |
洛陽石化 | 洛陽石化百萬噸乙烯項目 | 30萬噸/年茂金屬線型低密度聚乙烯 | 計劃2025年建成投產 |
萬華化學 | 萬融新材料(福建)有限公司中外合資高端聚烯烴項目 | 未透露 | 2025年2月,項目社會穩定風險分析公示。 |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最后,作為生產茂金屬聚乙烯的關鍵材料,茂金屬催化劑市場長期被海外巨頭壟斷,國產化率一直處于較低水平。但近年來,國內企業正加速茂金屬催化劑國產化,通過持續的技術攻關,在催化劑領域實現重要突破。例如,2024年11月中國石油自主研發的茂金屬催化劑PME-18圓滿完成長周期工業應用,標志著其可實現批量生產,為產業鏈自主可控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來看,未來隨著技術創新持續突破、新增產能陸續釋放以及關鍵原材料國產化進程加速,我國茂金屬聚乙烯行業將實現質的飛躍,供給保障能力顯著增強,自給率大幅提升,推動行業完成從“跟跑”到“并跑”乃至“領跑”的跨越式發展。(WJ)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