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相關定義及產業鏈圖解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PCR儀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5-2032)》顯示,PCR儀是一種用于進行PCR反應的實驗儀器,具有高度敏感性、高度特異性、快速高效、可復制性和重復性好、多樣性和靈活性以及可自動化等優點。從產業鏈來看,PCR儀行業展現出高度的產業鏈整合特征,其發展與上下游產業緊密聯動。具體來看,PCR儀行業的產業鏈上游是設備原材料供應商,提供關鍵組件如工業相機、結構件、電子元器件、電源等,確保生產所需;中游是PCR儀研發生產制造商,負責技術創新和產品制造,推動技術進步和成本控制;下游是醫院、科研機構、疾控中心等用戶,依賴PCR儀進行疾病診斷、科研實驗等,驅動市場需求和技術應用。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二、我國PCR儀進入高速發展期,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60億元左右
我國PCR儀開始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但當時由于采用酚氯提取和手工操作,導致“假陽性”事件頻頻發生,因而被衛生部命令禁止用于臨床診斷。到2002年,衛生部醫政司發布《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宣布對PCR技術的臨床應用開始解禁,國內PCR技術才迎來真正發展。隨后2020年以來,新冠疫情突然爆發,在國家政策要求的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PCR市場迎來超級爆發,使得PCR儀得到了高速發展。整體來看,我國PCR儀自發展以來,先后經歷三個發展階段,分別是萌芽期、啟動期以及高速發展期。目前我國PCR儀正處于高速發展期,其相關技術創新加速,國產設備不斷崛起,并逐漸滿足快速檢測和高通量需求。預計到2025年,我國PCR儀市場規模將增長到160億元左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觀研天下整理
三、數字PCR儀市場崛起,但目前實時熒光定量PCR儀仍是大多數單位首選
PCR儀器的迭代和演化呈現出一條清晰的技術路徑:從定性普通PCR儀,到熒光定量PCR儀,再到數字PCR儀。每一代技術都在前一代的基礎上解決特定的缺陷,推動下游應用的蓬勃發展,并取得商業上的成功。綜上來看,根據PCR儀技術迭代演化來分,主要將其分為傳統PCR儀、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及數字PCR儀三大類別。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作為革命性的第三代PCR技術,數字PCR被認為是分子診斷賽道未來最關鍵的技術平臺之一,被譽為“黃金賽道”。近年來,數字PCR儀在精準醫療、生物科研、病原體檢測等眾多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吸引了不少玩家涌入。隨著生命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診斷對精準度要求的日益提升,數字PCR儀正逐步拓寬市場邊界。在2015至2023年的短短幾年間,我國數字PCR儀市場規模由5.47億元迅速攀升至18億元。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字PCR儀市場規模將達到32億元,占據總體PCR設備市場20%左右的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觀研天下整理
不過,雖然數字PCR儀的崛起給傳統PCR儀、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帶來了不小的沖擊。但目前,熒光定量PCR儀仍是大多數單位首選。有數據顯示,2023年在我國PCR儀市場中,熒光定量PCR儀仍占據了約60%的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觀研天下整理
四、國產品牌崛起,當下我國PCR儀行業正在經歷從依賴進口設備和技術到逐步實現國產替代關鍵轉型期
由于行業起步晚、技術壁壘高,我國PCR儀一度嚴重依賴進口,使得進口品牌在我國占據著大部分市場份額。不過,近年隨著國產企業在臨床市場的快速崛起和廣泛應用,正逐步改變這一格局,推動國產PCR技術在更多應用場景中的普及和發展。
例如在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方面:當前我國熒光定量PCR儀市場已進入成熟階段,國產品牌憑借性價比優勢迅速崛起,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8%大幅提升至2023年的63%,尤其是在醫院、科研機構和第三方檢測機構等下游應用領域,國產品牌的滲透率顯著提高。目前國產品牌占有率要遠高于進口品牌占有率,蘇州雅睿、西安天隆、博日科技、上海宏石等國產廠商已經躋身第一梯隊,在2023年分別占據12.5%、12.1%、10.6%和9.6%的市場份額。與之相反的,進口品牌市場份額則不斷下降,如賽默飛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45%銳減至2023年的16%。這一組數據也表明,當前我國實時熒光定量PCR儀市場競爭比較激烈。
2023年我國熒光定量PCR儀品牌市場占有率前十排行榜
排名 |
品牌 |
市場占有率 |
國產/進口 |
1 |
賽默飛 |
16.03% |
進口 |
2 |
蘇州雅睿 |
12.54% |
國產 |
3 |
西安天隆 |
12.1% |
國產 |
4 |
博日科技 |
10.64% |
國產 |
5 |
上海宏石 |
9.62% |
國產 |
6 |
伯樂(Bio-Rad) |
6.85% |
進口 |
7 |
羅氏 |
5.69% |
進口 |
8 |
樂普醫療 |
4.81% |
國產 |
9 |
餛鵬 |
2.19% |
國產 |
10 |
朗基 |
1.6% |
國產 |
數據來源:儀器信息網,觀研天下整理
數字PCR儀方面:新羿生物、永諾生物和思納福醫療等企業迅速崛起,形成對進口品牌的強有力競爭態勢。例如2025年6月,思納福醫療(蘇州思納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PCR分析儀創新產品獲批上市,該產品主要由溫控模塊、液滴生成模塊、光學模塊、運動控制模塊、電源模塊和軟件組成,主要用于對來源于人體血液樣本中白血病融合基因的核糖核酸進行定量檢測。
思納福醫療(蘇州思納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字PCR分析儀創新產品為國內首個獲批用于白血病診斷的數字PCR儀器,該產品以國產設備均價優勢(約88萬元/臺)直接沖擊進口品牌主導的高端市場,未來將推動腫瘤精準診療、傳染病防控、科研轉化三大領域發展??傮w而言,該產品上市標志著國產數字PCR從“跟跑”轉向“并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與此同時,在臨床應用市場,國產數字PCR企業通過針對感染、腫瘤、生殖遺傳等領域的特殊需求,開發了多種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從而大大提高臨床客戶對國產平臺的信任度和使用率。目前,領航基因在臨床市場上以42%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相比之下,伯樂僅占13%的份額。這標志著國產企業在特定細分市場的競爭力正在不斷增強,并逐漸縮小與國際品牌的差距。
2024年,在我國數字PCR儀中標數量占比排行中,國產企業新羿、領航位列前兩名,占比分別為20%、17%,伯樂、凱杰分別以15%、13%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第四名,賽默飛和羅氏以7%的占比并列第5。
數據來源:儀器信息網,觀研天下整理
不過,從中標金額的視角來看,Top5品牌中,進口品牌占據4席。其中,伯樂以23%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新羿排名第二,占比17%;凱杰、羅氏、賽默飛分別以16%、9%、9%的市場占比分別位居第三到第五名。這表明當前相對于進口品牌,我國國產數字PCR儀競爭力整體仍比較弱。另外,國內科研領域超過半數的數字PCR儀器仍然是進口品牌,表明進口品牌在國內科研市場仍保持著主導地位??梢?,當前我國數字PCR儀(尤其是高端市場)國產替代仍較大。
數據來源:儀器信息網,觀研天下整理
總體來看,當前我國PCR儀行業正在經歷從依賴進口設備和技術到逐步實現國產替代的關鍵轉型期。從各產地PCR儀中標數量來看,2024年國產PCR儀中標數量628臺/套,占中標總數量的50.77%;進口PCR儀中標數量588臺/套,占中標總數量的47.53%;未標明產地PCR儀中標數量21臺/套,占中標總數量的1.70%。這一數據表明,當前國產PCR儀中標數量占據著一定優勢。從中標品牌數量來看,2024年我國PCR儀中標品牌共有92個,國產品牌中標數量為77家,進口品牌為14家。
數據來源:儀器信息網,觀研天下整理
雖然在中標數量上面,國產PCR儀品牌數量要高于進口PCR儀品牌。但從中標金額來看,國產PCR儀品牌要遠低于進口PCR儀品牌。2024年國產PCR儀中標平均單價19.54萬元,而進口平均單價為43.98萬元。其中進口品牌賽默飛中標金額總計9811.6344萬元,在品牌排行中位列金額第一。這一組數據表明,當前國產PCR儀品牌在?中低端市場?具有較強競爭力,但在?高端市場?仍面臨進口品牌的挑戰。因此,未來我國國產PCR儀(尤其是高端市場方面)有著較大提升空間。
五、醫療衛生機構與高校是PCR儀器需求主體
從下游用戶來看,醫療衛生機構與高校仍是PCR儀器需求主體,這兩者的采購金額占比總計75%。有數據顯示,在2024年839家采購PCR儀單位中,醫療衛生機構的需求仍然為各類型單位中最多的,共采購PCR儀420/套,中標金額16277.96萬元,占比42%;其次為高校,其采購數量為482臺/套,中標金額12747.77萬元,占比33%。
數據來源:化工儀器網,觀研天下整理(WW)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