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重要性日益凸顯 行業逐漸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迭代

一、行業相關定義及產業鏈圖解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趨勢預測報告(2025-2032)》顯示,緊急救援裝備是指應對突發災害、事故和緊急情況時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設備總稱,主要包括基礎救援工具、個人防護裝備、通信與報警裝備、監測與檢測裝備以及專用救援裝備五大類。從產業鏈來看,目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具體來看,我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產業鏈上游涵蓋鋼材、電子元件、傳感器等原材料供應;中游以消防設備、醫療救援器械、智能機器人等核心裝備制造為主;下游應用于政府應急部門、消防機構、石化能源企業等領域。

緊急救援裝備是指應對突發災害、事故和緊急情況時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設備總稱,主要包括基礎救援工具、個人防護裝備、通信與報警裝備、監測與檢測裝備以及專用救援裝備五大類。從產業鏈來看,目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已形成完整產業鏈。具體來看,我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產業鏈上游涵蓋鋼材、電子元件、傳感器等原材料供應;中游以消防設備、醫療救援器械、智能機器人等核心裝備制造為主;下游應用于政府應急部門、消防機構、石化能源企業等領域。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觀研天下整理

二、災害事件不斷,應急救援裝備重要性日益凸顯

在現代社會,應急救援裝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以及人為事故的頻繁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不僅是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的需要,更是保護人民群眾安全的基礎。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發生森林火災292起,內陸發生5.0級以上地震25次,各種自然災害造成全國9413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失蹤856人,直接經濟損失4011.1億元。

在現代社會,應急救援裝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以及人為事故的頻繁發生,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加強應急救援裝備建設,不僅是提升應急救援能力的需要,更是保護人民群眾安全的基礎。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發生森林火災292起,內陸發生5.0級以上地震25次,各種自然災害造成全國9413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因災死亡失蹤856人,直接經濟損失4011.1億元。

數據來源:國家應急管理部,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應急管理部,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應急管理部,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應急管理部,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國家應急管理部,觀研天下整理

三、供給能力提升,目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可提供“空地一體化”應急救援一攬子解決方案

近年隨著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不斷發生,以及對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重視程度的提升,推動了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需求不斷增長。一方面,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應急救援裝備的采購投入,用于充實消防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等的物資儲備。另一方面,眾多企業為保障自身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置能力,也在按需配備相關應急救援裝備,促使市場容量不斷擴充。

隨著在政府推動、市場拉動、供給提升和技術賦能等共同作用下,我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以消防車研發為例,徐工集團研發的 DG101 登高平臺消防車再度刷新了亞洲消防車最高米數紀錄,突破了變厚度異形截面臂架技術等核心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一重工研制出全球首創大跨度舉高噴射消防車、破拆消防車等裝備,破解了高大空間建筑滅火救援難題,成功入選 2024 年安全應急裝備應用推廣典型案例。從中國海關數據來看,我國消防車進口數量由2020年的143輛降低至 2023 年的 32 輛。這說明,當前包括消防車在內的應急救援裝備行業自主創新與自給能力不斷提升。

發展到目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行業已經形成從陸地救援到空中救援,從財產救援到生命救援,可以在不同災種場景下提供“空地一體化”的應急救援一攬子解決方案。與此同時,隨著國家“全災種、大應急”體系建設的深化,應急救援裝備不僅成為安全屏障的硬件支撐,更將催生包括風險評估、模擬演練、保險服務在內的千億級衍生市場。未來,我國應急救援裝備市場仍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例如在細分領域消防車方面:消防車制造行業是公共安全與應急救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安全事業的發展水平,是體現一個國家和城市現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近年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迅速推進,特別是在一線和二線城市,隨著高層建筑、商業綜合體、工業園區的不斷發展,對消防車的需求逐步增加。這些地區需要先進的消防設備以應對火災等突發事件。據統計,2024年我國消防車產量約為8621輛,市場規模達到65億元,整體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

<strong>例如在細分領域消防車方面:</strong>消防車制造行業是公共安全與應急救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安全事業的發展水平,是體現一個國家和城市現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近年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迅速推進,特別是在一線和二線城市,隨著高層建筑、商業綜合體、工業園區的不斷發展,對消防車的需求逐步增加。這些地區需要先進的消防設備以應對火災等突發事件。據統計,2024年我國消防車產量約為8621輛,市場規模達到65億元,整體呈現不斷上漲的態勢。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觀研天下整理

無人機方面:我國正在積極發展無人機技術并擴展其在行業領域的應用。2024 年 3 月,低空經濟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的增長點”,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迎發展新機遇,而無人機應用作為低空經濟的核心環節,國家和地方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國務院公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無線電管理暫行辦法》,都給無人機飛行活動進行了規范。

以民用工業級無人機為例:近年,在技術不斷進步、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及加速滲透、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升級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等政策紅利的共同推動下,工業級無人機正迎來爆發式增長,不斷推動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繁榮發展。數據顯示,2019-2024 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從435.1億元增長到1108.49億元,其中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由 151.80 億元增長至 650.68 億元。預計到2029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489.3元,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710.5億元左右。

以民用工業級無人機為例:近年,在技術不斷進步、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及加速滲透、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升級及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等政策紅利的共同推動下,工業級無人機正迎來爆發式增長,不斷推動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繁榮發展。數據顯示,2019-2024 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從435.1億元增長到1108.49億元,其中我國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由 151.80 億元增長至 650.68 億元。預計到2029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489.3元,其中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1710.5億元左右。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觀研天下整理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觀研天下整理

移動醫療裝備方面:移動醫療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工具,它通過移動通訊技術為醫生和患者之間提供更便利、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和基層醫療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移動醫療裝備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偏遠地區和資源匱乏的社區,移動醫療裝備是鏈接醫患的重要橋梁,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提供了有力支持。2023 年我國移動醫療裝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125億元,同比增長18%。未來隨著政府政策支持、5G 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廣泛應用、以及全民健康意識的提升,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四、當前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逐漸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迭代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澇、森林火災)和事故災難(如化工爆炸、高樓火災)的復雜性和破壞性顯著增加,傳統救援方式、救援裝備已難以滿足現代應急需求。在上述情況下,就亟需救援裝備升級換代來滿足現代應急需求。

對此,家層面出臺了《“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安全應急裝備重點領域發展行動計劃》等文件,明確將應急救援裝備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制性產品認證(3C)和行業標準(如GB 26875-2021消防應急照明系統技術標準)的完善,促使企業加速技術升級。

當前,在國家政策支持、新舊動能轉換以及“新基建”等大環境下,信息通信技術、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概念正加速與應急產業融合,新一代智能化、無人化應急產品將逐步替代傳統應急救援裝備產品。

例如在無人機領域,搭載熱成像儀實現火場快速偵察,破拆機器人承壓能力突破50噸,5G通信指揮系統實現多部門協同調度。在2023年京津冀洪澇救援中,水下救援機器人、大功率排水設備等新型裝備首次大規模應用,救援效率提升40%。

在消防車領域,電動化底盤、無人駕駛技術、物聯網監控系統等創新成果逐步落地,標志著消防車行業正從傳統機械制造向高科技集成領域跨越。2024 年 1 月應急管理部發布《關于加快應急機器人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國家及地方各級應急救援隊伍裝備更新換代、提質升級,加大對重點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裝備建設的支持力度,配備技術先進、性能可靠、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的專業救援機器人。(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歡迎關注公眾號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恢復性增長 但經濟下行壓力下轉型升級仍為企業“生存剛需”

我國紡織機械行業恢復性增長 但經濟下行壓力下轉型升級仍為企業“生存剛需”

2024年以來,在宏觀經濟平穩向好的背景下,我國紡織機械行業展現出了恢復性增長態勢。盡管受低基數效應減弱的影響,部分指標增速有所放緩,但行業依然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步伐。

2025年07月17日
我國消防裝備自主研發能力持續提升 行業呈現數字化、集成化發展趨勢

我國消防裝備自主研發能力持續提升 行業呈現數字化、集成化發展趨勢

消防安全保障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城市現代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是國家經濟社會發達程度的重要體現。自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消防產業逐漸擺脫舊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并逐步成為一個成熟系統的行業。

2025年07月14日
我國高端螺桿空壓機產品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行業出口量及貿易順差額齊升

我國高端螺桿空壓機產品國產替代空間較大 行業出口量及貿易順差額齊升

2018-2023年間,我國螺桿空壓機行業呈現穩健發展態勢,市場規模和產量分別實現4.9%和4.38%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在當前“雙碳”戰略目標和節能減排政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疊加下游客戶對能效要求的不斷提高,行業正加速向節能環保方向轉型升級。

2025年07月14日
我國焊接機器人銷量回升但出口萎縮 智能焊接機器人或成行業新增長點

我國焊接機器人銷量回升但出口萎縮 智能焊接機器人或成行業新增長點

隨著技術進步,我國焊接機器人的應用邊界正在不斷拓展,由汽車、3C電子等標準化領域向鋼結構、船舶等非標準化領域延伸。2024年,我國焊接機器人市場在經歷連續兩年的下行調整后終于迎來回暖,全年銷量達到4.95萬臺,實現6.45%的同比增長。其中,弧焊機器人已成為國內焊接機器人市場主流產品,市場份額由2019年的58.33%

2025年07月14日
我國質譜儀行業呈增長態勢 海外品牌壟斷高端市場 國產突破下進口率有所下降

我國質譜儀行業呈增長態勢 海外品牌壟斷高端市場 國產突破下進口率有所下降

我國質譜儀市場呈現增長態勢。相較2022年、2023年,2024年我國質譜儀中標數量、中標金額均大幅提升。其中高校、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為集中采購主力,總占比達73%,分別占比33%、24%、16%。

2025年07月13日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重要性日益凸顯 行業逐漸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迭代

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重要性日益凸顯 行業逐漸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迭代

近年隨著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突發事件不斷發生,以及對應急救援體系建設重視程度的提升,推動了我國應急救援裝備需求不斷增長。一方面,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應急救援裝備的采購投入,用于充實消防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等的物資儲備。另一方面,眾多企業為保障自身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置能力,也在按需配備相關應急救援裝備,促使市場容量不斷擴充

2025年07月12日
6億訂單落地!政策+技術升級將推動我國氫能無人機行業商用化步伐

6億訂單落地!政策+技術升級將推動我國氫能無人機行業商用化步伐

相較于鋰電無人機,氫能無人機在能量密度、續航時間、儲能效率、環境適應性、補能速度、壽命周期等多方面表現更為優越,可解決鋰電池續航短及高空著火風險問題,尤其適用于物流、巡檢、安防等場景。在政策端,近年來,國家及地方政府出臺了多項政策來大力支持氫能飛機及氫能基礎建設。在技術端,我國氫能無人機行業試驗加速推進,如氫航科技、同

2025年07月02日
養老機器人行業應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術-產品-服務”閉環待打通

養老機器人行業應用加速落地但仍未大批量商用 “技術-產品-服務”閉環待打通

養老機器人下游應用行業主要是養老服務領域。國際上通常用老年人口比重作為衡量人口老齡化的標準,老年人口比重越高,人口老齡化程度也越高。其中,中度老齡化是指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20%或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超過14%。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我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達3.1億,占全國人口的22%,65歲

2025年07月0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維碼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QQ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頂部
国产精品免费网站|av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天天爽夜夜爽精品|欧美亚洲激情天天搞天天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