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中國物聯網行業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首先介紹了中國物聯網行業的概念,接著分析了中國物聯網行業發展環境,然后對中國物聯網行業市場運行態勢進行了重點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國物聯網行業面臨的機遇及發展前景。
物聯網在大型制造業物流應用與發展研究報告 (2012), 大型制造業物聯網概述, 全球大型制造業物聯網發展概況,中國大型制造業物流物聯網發展環境分析
2016~2020年,物聯網產業將逐步從工業企業應用中成熟起來并擴展到農業以及服務業的應用中去,從而形成龐大而成熟的企業應用市場,大力提升了整個社會的生產力發展;與此同時,物聯網的應用將廣泛滲入到家庭與個人生活中去,各種面向大眾服務的商業模式將活躍起來,在這個階段將實現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大跨步跳躍式發展。
物聯網概念最早出現于比爾蓋茨1995 年《未來之路》一書,當時因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等設備所限,沒有引起人們足夠重視。2003 年,美國《技術評論》提出,無線傳感網絡技術將成為未來改變人們生活的十大技術之首。
更重要的是,第三方物流企業所占市場份額還很低,并且物流行業在信息化應用這一領域缺乏與物聯網融合的相關認識,沒意識到物聯網技術這一劃時代的革命將對物流業的沖擊效應。
物流的高度自動化組織實施由于物流企業與生產企業、客戶企業共享信息,建立有全自動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實現網絡在線式的物流作業的智能控制、自動操作。
最新的“十二五”規劃已將物聯網等新興信息化技術納入到五年規劃中。 在上海2010年世博會上,諸如RFID門票、RFID食品跟蹤、手機支付系統、安全監控、機場防入侵、物聯網家電等物聯網相關技術和產品均已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規模應用和展示。
工信部在《規劃》中稱,“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物聯網由起步發展進入規模發展的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主要表現在應用需求不斷拓寬和產業環境持續優化方面,挑戰主要來自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和創新驅動日益明顯方面。
物聯網市場有望首先發力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領域,比如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環保等;其次是發力公共服務領域,比如智能醫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等;再次是發力居民生活領域,比如智能家居、智能社區等
物聯網趨勢是逐步向“感知層”和“應用層”兩邊擴展,在未來半年中相對較好的子行業會集中在安防、智能手機和被動元件。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已經正式印發,提出將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增加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加大產業化專項等對物聯網的投入比重,鼓勵民資、外資投入物聯網領域。
根據《規劃》,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物聯網發展格局。
憑借國內市場需求,國家政府磁傳感器相關產業的大力支持,中國物聯網的發展有了自已的中國“芯”。多維科技的TMR薄膜磁阻傳感器芯片項目不僅會是國家“十二五”期間的一個全新經濟增長點,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對中國自主知識產權擴展國際市場建立了強有力的信心。
國家部委的重點聚焦,讓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通信技術成為本屆廣交會上最火熱的亮點。第13屆高交會組委會秘書長高國輝說,國家相關部委今年選擇了“十二五”發展的主體方向,并通過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通信技術顯示了中國在這個領域將要進行重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