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省水泥市場供需及價格情況,2011年5 月份,水泥銷售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局部地區水泥價格下調了20 元/ 噸(32.5 級水泥),達到390 元/ 噸。有的地區采取降低銷售量的措施,以維持水泥價格的穩定。但各商品熟料供應企業的出廠熟料價格依舊穩定在400 元左右/ 噸。主要原因:一是午收,不少建筑工地的農民工回家搶收搶種,工程進度放慢或停工;二是雨季的影響。1~5 月全省水泥行業利潤總額48.7億元,利稅總額59.8 億元。
2011年1~10月安徽省水泥工業發展情況,蕪湖海螺三期兩條日產12 000 噸水泥熟料生產線以及配套的36 兆瓦余熱發電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年熟料產能達1 500 萬噸,年余熱發電能力達6 億度,是目前世界上單體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水泥熟料環保生產線。
2012年廣東省水泥市場走勢預測,2012 年將是最難判斷、也可能是最復雜、最困難的一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異常復雜,受美、歐債務危機沖擊,市場信心動搖,金融市場持續大幅波動,大宗商品價格明顯下跌,全球制造業活動收縮,國際經濟環境有所惡化。2011 年12 月底各行各業均已感到了由于資金不足,后期市場有走軟的趨勢。水泥市場受宏觀經濟和相關行業因素影響較大,水泥市場環境不明朗。
由于廣西水泥市場需求下降,但產量不斷增加,2011 年1~9 月,廣西水泥累計產量為7 570 萬噸,同比增長14.6%。熟料產量為6 146 萬噸,同比增長19.7%。富余產品大量以低價涌入廣東市場,導致我省水泥價格產生較大波動。
2011年12 月增幅為11.7%,但增幅有所回落,說明廣東水泥工業正逐步走向穩步發展的階段。水泥價格基本穩定,價格是反映市場的風向標。
2011 年水泥產業鏈下游需求的關鍵變量在房地產。2010 年4 月中旬國家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但政策效力將在2011 年逐漸顯現。
預計“十二五”期間水泥需求年增速將從“十一五”期間12%左右的復合增速回落至3%至4%的水平。水泥在建生產線雖然逐步減少,但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2012年產能過剩仍將加劇,到2012年年末我國新型干法生產線預計將達到1600多條。水泥價格存在較大下行壓力,通過價格協同和兼并重組來穩定區域水泥價格將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各省市數據來看,山東累計生產水泥1.39億噸,同比增長8.35%;四川產量排名全國第二,累計生產水泥1.37億噸,同比增長25.65%;產量排名第三位是江蘇,生產水泥1.35億噸,同比增長2.02%,這三省份水泥產量占同期全國水泥總產量21.76%。
水泥熟料方面累計產量達10.69億噸,實現同比增長17.83%,較上年同期增幅擴大7.33個百分點。10月當月水泥熟料產量達1.09億噸,實現同比增長12.88%,較上月減產173.55萬噸,環比下降1.56%。
從目前來看,房地產調控的效果還遠未達到政府調控的目標,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地產政策很難出現放松的跡象。此外,明年鐵路、公路等基建項目資金狀況很難發生根本性逆轉,建設速度或不能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未來水泥需求難言樂觀。
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水泥行業“十二五”規劃概述,“十二五”期間經濟環境分析,“十一五”水泥行業總體發展狀況。
2011年1-8月全國水泥累計產量13.2億噸,同比增長18.42%,較上年同期增幅擴大1.7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累計水泥產量增產1.4億噸。
《規劃》提出大力推進行業兼并重組,“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2.5億噸;力爭到2015年,水泥業前10家企業生產集中度達到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