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產業鏈結構完整 第三代核電技術全面落地 第四代蓄勢待發 光伏實現產業效率提升。中國的核電產業鏈結構完整,各環節效率運作高效,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強,在核電全面市場化的進程中形成了從核級電纜到儲能系統的完整格局。
2016年11月21日永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泰能源”)董事會發布公告稱公司與我國最大、世界第五大核電運營商和世界最大的核電建造商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永泰能源將以不低于30億元人民幣的出資額投資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占中方投資人股權投資總額的10%。
近年來我國核電投資市場受日本福島核電事件影響呈現出下降態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國內核電工程建設投資額335億元,同比下降25.06%。
放眼全球我國核電消費占比仍有相當大發展空間。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一致同意通過《巴黎協議》?!栋屠鑵f議》是針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新協議,它將為 2020 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核電發展經歷四個階段 全球共有在役核反應堆447座分布在31個國家 我國發電量呈加速增長趨勢。起步階段(1951年-196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擁有核技術的各國(以美蘇英法為代表)紛紛開始將核能運用到民用領域,各類核反應堆的實驗性機組陸續建成。這一階段建成的 38 臺實驗性機組都屬于第一代核反應堆,并為之后核電的大規模商業化提供了技術保障。
隨著我國能源結構調整非化石能源電站將逐步替代傳統火電站 而核電特有優勢助其脫穎而出。核電是穩定的電力來源,可減小電網調峰壓力。在每天的不同時刻,人們對電力的需求是不同的,存在波峰與波谷。為了滿足用戶的需求,電力系統的供電也要隨著做出調整,因此可以將電力來源分為基礎電源和調峰電源。
政策引導+市場缺口 助核電事業快速發展。中國是最早制定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近十年,我國陸續出臺、簽署了多套政策、協議來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促進新能源發展。在此期間,我國還與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歐盟、法國等國家簽署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推進全球氣候治理實踐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連日來,核電利好一浪高過一浪。先是9月15日,英國政府正式批準了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合作建設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HPC項目),中國核電“走出去”實現歷史性突破。
第一章: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1.1 核電行業發展必要性分析 1.1.1 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1)電力需要新的基荷能源資源 (2)區域能源分布不平衡 (3)國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1.1.2 有利于調整能源結構 1.1.3 有利于平抑能源價格 (1)核電上網電價初具競爭力 (2)核電成本穩定 (3)未來核電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
3.1 核電行業經營能力分析 3.1.1 核電行業經營效益分析 3.1.2 核電行業盈利能力分析 3.1.3 核電行業運營能力分析 3.1.4 核電行業償債能力分析 3.1.5 核電行業發展能力分析 3.2 核電行業供需平衡分析 3.2.1 核電行業供給情況分析 3.2.2 核電行業需求情況分析 3.2.3 核電行業盈利情況分析 3.3 核電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第十四章 核電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第一節 世界核電工業前景 一、世界核能需求推動因素分析 二、世界核電設備能力和發電量預測 三、世界核電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第二節 中國核電產業未來前景 一、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 二、中國核電發展的未來潛力巨大 三、2016-2022年中國核電發電行業預測分析 第三節 核電技術發展趨勢預測 一、世界核電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二、中國核電技術發展趨勢分析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核電“十三五”重點任務。安全是干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對于核電工程,必須由政府實施科學有效的安全監管。要在全行業大力推進核安全文化建設,加強我國核安全監管的法制建設、隊伍建設與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核安全監管的水平。
我國自主研發出首套核電“中國芯”助力核電“走出去”.核電軟件自主化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砝碼,也是判定我國能否由核電大國步入核電強國的重要依據。然而長久以來,核電關鍵軟件缺失成為我國核電“走出去”的軟肋。
導讀: 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的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投產發電以來,中國核電事業在十幾年間獲得了飛速發展。目前,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數量20臺,以當前核電綜合投資水平核算,1000萬千瓦項目的投資規??蛇_1600億元,這將給上游核電設備制造商帶來至少800億元訂單。按照相關規劃,到2020年,國內核電新建項目規模將達3600萬千瓦,有望撬動核電設備市場規模達30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