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智能配網是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電力網絡屬于配電網絡(部分區域有20kV),配電網是整個電力系統與分散的用戶直接相連的部分。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充分支持、用電需求持續增長、智能電網建設推進等趨勢推動下,國內電網投資維持高位和穩步發展,拉動配電網市場需求。
1、智能配電網系統主要采用光纖和電力載波通信方式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智能配電網行業發展深度研究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2025-2032)》顯示,智能配網是智能電網的關鍵環節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電力網絡屬于配電網絡(部分區域有20kV),配電網是整個電力系統與分散的用戶直接相連的部分。智能配網系統是利用現代電子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將配電網在線數據和離線數據、配電網數據和用戶數據、電網結構和地理圖形進行信息集成,實現配電系統正常運行及事故情況下的監測、保護、控制、用電和配電管理的智能化。
智能配網系統配用電自動化系統由主站、通信系統、自動化監控終端設備三大部分構成,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傳輸與處理系統,實現對配電網運行的遠程管理。對于智能配網系統來說,三大部分中通信系統是實現數據傳輸的關鍵和核心,通信系統將主站的控制命令準確地傳送到眾多的遠方終端,且將遠方設備運行狀況的數據信息收集到控制中心。智能配網通信系統可由多種通信方式組成,主要采用光纖和電力載波通信方式。
國家電網在2009年5月21日首次公布了《中國智能電網計劃》,其內容有:以堅強智能電網以堅強網架為基礎,以通信信息平臺為支撐,以智能控制為手段,包含電力系統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覆蓋所有電壓等級,實現“電力流、信息流、業務流”的高度一體化融合,是堅強可靠、經濟高效、清潔環保、透明開放、友好互動的現代電網。國家電網智能電網規劃的產生,既是對我國電力工業規模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的預判和準備,也成為了接下來近十年電網投資不斷創新高的前奏。
智能電網計劃時間表
時間 | 階段 | 工作內容 |
2009~2010年 | 規劃試點階段 | 重點開展堅強智能電網發展規劃,制定技術和管理標準,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和設備研制,開展各環節的試點 |
2011~2015年 | 全面建設階段 | 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重大突破和廣泛應用 |
2016~2020年 | 引領提升階段 | 將全面建成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技術和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屆時,電網優化配置資源能力將大幅提升,清潔能源裝機比例達到35%,分布式電源實現“即插即用”,智能電表普及應用 |
2021年至今 | 全面覆蓋階段 | 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規劃建設的特高壓線路為交流24條,直流14條 |
資料來源:國家電網,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國家政策充分支持,利于智能配電網行業健康發展
智能配電網是智能電網和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我國電力系統的運行安全和效率,所以國家發布一系列有利于智能配電網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例如,2024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持續優化配電網網架結構,加快配電網一、二次融合和智能化升級。
同時,近期發布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和《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等國家和行業政策文件,均明確支持和鼓勵電網、配電網、智能電網和新型電力系統的投資建設和改造升級。
2024年我國智能配電網行業相關政策
名稱 | 發布時間 | 發布機構 | 相關內容 |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大力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的指導意見》 | 2024年10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 | 持續優化配電網網架結構,加快配電網一、二次融合和智能化升級,優化配電網調度機制,提升配電網靈活性和承載力,支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 |
《能源重點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實施方案》 | 2024年8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 | 鼓勵開展老舊變電站和輸電線路整體改造,加快更新運行年限較長、不滿足運行要求的變壓器、高壓開關、無功補償、保護測控等設備,提高電網運行安全能力。適度超前建設配電網,提升配電網承載力,滿足分布式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
《配電網高質量發展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7年)》 | 2024年8月 | 國家能源局 | 緊密圍繞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要求,加快推動一批配電網建設改造任務,補齊配電網安全可靠供電和應對極端災害能力短板,提升配電網智能化水平,滿足分布式新能源和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大規模發展要求;加強配電網規劃統籌,強化全過程管理,全面提升配電網服務保障能力 |
《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 2024年2月 |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 | 適度超前規劃建設配電網,持續優化網架結構,保持合理供電裕度,縮小城鄉供電差距。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和智慧升級,強化源網荷儲協同發展。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城中村配電設施升級改造,加快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完善農村電網網架結構。進一步拓展網絡通信、大數據、自動控制等技術的應用范圍,持續提升配電自動化有效覆蓋率,逐步提升負荷控制能力。創新應用數字化技術,加強配電網層面源網荷儲協同調控 |
《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 | 2024年2月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等 | 將“智能電網產品和裝備制造”列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產業,具體包括智能變壓器、整流器和電感器,先進電力電子裝置,智能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特高壓輸電裝備,充電設施,智能電網與新能源相關的控制類產品等制造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3、用電需求持續增長,帶動電網投資發展
當前,我國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快速成長、戰略性新興產業迅猛發展、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新型城鎮化建設帶動電力需求保持剛性增長。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9852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為滿足未來電力消費需求,各級電網建設改造仍是未來的投資重點。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4、電網投資維持高位和穩步發展,拉動配電網市場需求
電網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用電需求的增加,我國對電網的投資整體維持高位并穩步發展。2014-2023年,我國電網完成投資金額復合增長率為2.79%,配電網完成投資金額復合增長率為4.28%,隨著電網建設重心由主干網向配網側轉移,電網建設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配電網日益成為電網投資的重點。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
同時,根據國家電網發布的《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1-2030)》,2021-2030年的重點任務之一是加大配電網建設投入,“十四五”配電網建設投資超過1.2萬億元,占電網建設總投資的60%以上。南方電網也發布了《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將配電網建設列入工作重點,規劃投資達到3200億元,占到總投資約6700億元的一半左右。因此,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配電網建設投資金額將超過1.52萬億元。2024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有序擴大配電網投資,持續加大配電網投資力度。
5、智能電網建設持續推進,推動智能配電網行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電力需求長期保持較快增長,傳統電網已不能完全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亟需一個能夠在傳統電網已有的發電、輸電和配電設備設施的基礎上,集合智能化、信息化和自動化等新技術,實現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的智能電網。
而智能化是改造傳統電網、推動能源互聯互通、提升供電服務品質的核心手段。配電網的智能化,有利于解決我國電網存在的運行效率較低、線損高和供電可靠性較差等問題,通過對電網實現智能化管理,提高電網系統運行效率,迅速找出甚至預防線路故障,減少用戶停電時間,提升供電可靠性及終端電能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分布式發電、儲能與微網的并網和協調優化運行,實現高效互動的需求側管理。
隨著我國電網建設的不斷推進和電網的完善,電網總投資保持在高位,但金額和增速有所下降,智能化總投資金額總體較為穩定,但配電環節智能化投資仍舊保持增長的趨勢,且占智能化總投資的比例也越來越高。根據國家電網發布的《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報告》,2011-2015年,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投資金額為1750億元,其中配電環節智能化投資金額380億元,占比21.71%;2016-2020年,國家電網智能化規劃總投資金額為1750億元,其中配電環節智能化投資金額456億元,占比26.06%,配電環節智能化投資金額同比增長20.00%,且電網總投資和智能化總投資的比例均有所提高。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整理(WYD)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