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長絲行業產業鏈清晰,商業模式賺取加工費
滌綸是以PTA和MEG為原料,經過酯化或酯交換和縮聚反應制得成纖高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后,再經紡絲和后處理制成的纖維。具體來看,滌綸可分為滌綸長絲和滌綸短纖,其中滌綸長絲是長度為千米以上的絲,主要用于各種衣料和裝飾材料;滌綸短纖維是幾厘米至十幾厘米的短纖維,主要用于棉紡行業,單獨紡紗或與棉、粘膠纖維、麻、毛、維綸等混紡,所得紗線用于服裝織布為主,還可用于家裝面料,包裝用布,充填料和保暖材料。
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滌綸長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2024-2031年)》顯示,滌綸長絲是滌綸的主要產品,其在滌綸中的用量占比在80%左右。滌綸長絲具有強度高、耐熱性、耐磨性好等特點。滌綸長絲的主要產品有POY(預取向絲)、FDY(全拉伸絲)和DTY(拉伸變形絲)。POY(預取向絲)屬于初生絲,已經過適度拉伸,有一定取向度,但其強度低,有少量微晶粒,一般不宜直接用于加工織物。DTY(拉伸變形絲)一般使用POY為原料,是通過拉伸變形一步法制得的低彈絲,其有一定的彈性,質量穩定,強伸度已滿足服用要求。FDY(全拉伸絲)是由紡絲拉伸一步法制得的絲,這種絲的質量穩定,毛絲、斷頭少,染色均勻性好,是比較理想的高速織造加工用紗。FDY和DTY主要區別是FDY的單絲是直的,一般做經紗,而DTY單絲是卷曲的,一般做緯紗。
在商業模式上,滌綸長絲企業通過購買PX(對二甲苯)生產PTA(精對苯二甲酸)或直接購買PTA,有上游產業鏈的企業將自產或部分外購的PTA與MEG(乙二醇)等作為主要生產原料,經過一系列的化工、化學反應,生產出各類合格的滌綸長絲產品進行市場銷售,從而實現賺取加工費的過程。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滌綸長絲行業高速擴產期進入尾聲,行業未來新增產能放緩
近年來,我國滌綸長絲產能規模持續擴大,根據數據,2023年,國內滌綸長絲產能為4316萬噸。2019年以來以桐昆為代表的龍頭公司在國內民營大煉化投產高峰期背景下大幅擴充產能,國內滌綸長絲產能快速增長,尤其是近兩年將新增840萬噸產能。其中2019年新增380萬噸、2020年新增227萬噸、2021年新增244萬噸、2022年新增393萬噸,2023年新增467萬噸。
數據來源:百川盈孚,CCF,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隨著近些年滌綸長絲行業高速擴產進入尾聲,未來三年行業新增產能大幅放緩。根據百川盈孚統計,未來三年預計僅有181萬噸左右新增產能,占總產能的不足4%,其中24年桐昆股份新增30萬噸,新鳳鳴36萬噸,榮盛石化50萬噸,24年新增產能增速已放緩至2.2%。
數據來源:百川盈孚,CCF,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滌綸長絲未來投產計劃
公司 | 產能/萬噸 | 投產日期 |
桐昆嘉通能源CP7 | 30 | 23年12月底 |
新鳳鳴新拓CP3 | 36 | 24年上半年 |
榮盛盛元 | 50 | 24年下半年 |
古纖道 | 65 | 2025年 |
合計 | 181 |
資料來源:CCF,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行業落后產能加速淘汰。隨著具備產業鏈和規模優勢的龍頭企業不斷擴產,行業內裝置老舊的小產能加速淘汰,根據百川盈孚統計,2021年淘汰120萬噸、2022年淘汰175萬噸,2023年淘汰101萬噸。根據公開信息,蕭山一主流大廠涉及政府區域規劃調整,需配合進行產能搬遷,75萬噸聚酯裝置已經停車。
2023年之前淘汰產能(單位:萬噸)
企業 | 省份 | 類型 | 產能 | 實際淘汰時間 |
華祥(中國)高纖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淘汰產能 | 40 | 2022-12 |
浙江天圣化纖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淘汰產能 | 80 | 2022-09 |
江蘇長樂纖維科技有限公司 | 江蘇省 | 淘汰產能 | 25 | 2022-07 |
杭州華成聚合纖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淘汰產能 | 20 | 2022-07 |
浙江綠宇環保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淘汰產能 | 10 | 2022-07 |
吳江新民化纖有限公司 | 江蘇省 | 淘汰產能 | 40 | 2021-01 |
江蘇鷹翔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 江蘇省 | 淘汰產能 | 40 | 2021-01 |
太倉振輝化纖有限公司 | 江蘇省 | 淘汰產能 | 40 | 2021-01 |
資料來源:CCF,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2023年淘汰產能
企業 | 定價依據 |
華祥(中國)高纖 | 36 |
浙江金鑫化纖 | 18 |
江蘇宏泰纖維 | 25 |
杭州華成 | 10 |
紹興綠宇 | 7 |
奧尼斯特 | 2 |
揚州瑞輝 | 3 |
合計 | 101 |
資料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下游紡織服裝復蘇拉動滌綸長絲需求快速增長
滌綸長絲行業在國內經過四十年的迅猛發展,已進入技術、工藝成熟,運用領域廣泛的穩定階段,我國也已經成為世界上滌綸長絲產量最大的國家,并隨著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的完善,聚酯滌綸長絲行業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之一。
滌綸長絲具有強度高、抗褶皺性能好、容易洗滌及速干等特點,終端廣泛應用于服裝、家紡以及工業等領域。根據生產工藝不同,常見的民用絲包括預取向絲POY、全拉伸絲FDY以及拉伸變形絲DTY等。滌綸長絲具體需求方面,服裝占比52%,家紡占比33%,產業用紡織品占比15%。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滌綸長絲下游紡織服裝行業需求恢復較好,2023年國內滌綸長絲表觀消費達到3804.60萬噸。根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2017到2023年,我國滌綸長絲產需持續增長,產量復合增速達6.03%,需求復合增速達4.93%,2022年受下游紡織服裝需求下滑影響,滌綸長絲消費量同比減少9.44%,也是近12年來首次負增長。隨著下游紡織服裝行業需求復蘇,滌綸長絲的需求增速也大幅回升,預計2024年滌綸長絲的需求增速回升到10%以上。
數據來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下游加彈設備持續增加,根據化纖信息網統計,繼2021和2022年每年新增近2000臺之后,2023年新增加彈設備約1100臺至25380臺,同比增長4.5%??椩旆矫?,繼2022年綜合織機銷量下滑之后,2023年下半年綜合織機銷量已開始大幅回升,加彈設備的持續增加以及綜合織機的銷量回升有效的消化了滌綸長絲的新增產能。
數據來源: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
從紡織業來看,我國紡織服裝行業需求持續改善,根據國家統計局,2023年紡織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2023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2%,營業收入47009億元,同比下降0.8%;利潤總額1802億元,同比增長7.2%。規模以上企業紗、布、服裝產量同比分別下降2.2%、4.8%、8.7%,化纖產量同比增長10.3%。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總額178563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14095億元,同比增長12.9%,實物商品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0.8%。2023年全年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2936億美元,同比下降8.1%,其中12月當月出口253億美元,同比增長2.6%,重新恢復單月正增長。隨著經濟的復蘇,以及出口的好轉,未來有望恢復到5%年均需求增長水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觀研天下數據中心整理(wys)

【版權提示】觀研報告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系方式等發郵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